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网 | |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发布 走进万州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 索引号 ] 11500101008630162B/2024-00014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万州区发展改革委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4-02-29
[ 发布日期 ] 2024-02-29

关于重庆市万州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日期:2024-02-29 来源:万州区发展改革委
语音播报


关于重庆市万州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重庆市万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万州区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4年计划草案提请大会审查,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3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强化党建统领,突出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工作导向,全力以赴稳投资、扩消费、优结构、强创新、抓改革、促开放、惠民生、防风险,推进高质量发展,现代化新万州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区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审查批准的25项年度目标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节能减排降碳2项市级核算指标暂未反馈数据,其余23指标中20项达到或超过年度目标,3项指标低于预期。一是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受年初年尾多雾、静风、少雨气象条件制约,大气扩散条件较差,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36天、低于预期4天。二是实际使用外资。受国内外大环境影响,现有企业增资扩股意愿趋于保守,加之部分新注册外资企业尚未到资,实际使用外资1124万美元、同比增长5.8倍,低于预期376万美元。三是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受传统商贸服务业等行业用工收缩,灵活就业人员收入增速放缓等因素影响,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1%、低于预期1.4个百分点。

1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完成情况

序号

指标名称

2023年目标

完成情况

1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6.5以上

6.9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7.4

7.5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

10

市级暂未反馈

4

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速(%

15以上

15以上

5

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29

30

6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11

11.6

7

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

6

7

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7

7.4

9

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速(%

10

14.3

10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

8

9.5

#税收收入增速(%

15

17.2

11

R&DGDP比重(%

2022年提升

0.2个百分点

2022年提升

0.2个百分点

12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3.8

4.28

13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

110

125

14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70.4

70.4

15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天)*

340以上

336

16

长江干流水质*

稳定保持II

稳定保持II

17

森林覆盖率(%

56.8

56.8

18

节能减排降碳*

上级下达任务

市级暂未反馈

19

进出口总额(亿元)

60

73.1

20

实际使用外资(万美元)

1500

1124

21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6.5以上

5.1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8左右

7.8

22

每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0.035以下

0.012

23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3以内

99.7

24

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2.5以上

2.8

25

城镇调查失业率(%

5.5以内

5.4

注:加*为约束性指标,其他为预期性指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经区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批准进行了调整。

一年来,重点抓好了以下四件大事要事

——着眼服务大局,全力推进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多项示范性成果,创建首个川渝省市级综合类技术创新中心,打造全国首个突破省级行政区划限制公务员公开遴选实践案例,设立全国首个跨区域非法集资举报奖励制度,万州经开区获批第二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提升增强西部陆海新通道市域辅枢纽作用,创新开行西部陆海新通道江铁海联运班轮,入选联结长江经济带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全国典型范例,经西部陆海新通道年货运量、货运值分别达1559标箱、1.3亿元,同比均增长5倍以上。

——着眼经济发展,全力推动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区经济在波浪式发展中稳住了大盘,在承压前行中实现了螺旋上升,地区生产总值1179.4亿元、同比增长6.9%,三次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8%13.1%4%。完成规上工业产值632.4亿元、同比增长23.6%,五大重点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4.6%,工业税收21.5亿元、同比增长106.3%,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至16.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3亿元、同比增长9.5%,税收收入44.6亿元、同比增长17.2%

——着眼市场活力,全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锚定打造全市一流、渝东北最佳营商环境持续用力,迭代推出优化营商环境3.0版举措,利旧改建新政务服务中心、1533项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入驻,设立“办不成事”窗口专门受理疑难事项和投诉建议、区纪委监委常态化驻点监督,61项“一件事一次办”上线运行,“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高达99.7%,“周六不打烊”事项增至234项,基本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新增经营主体近2万户、总量达14.6万户。

——着眼群众安全,全力降低自然灾害对生产生活影响。制定实施自然灾害应对“1+6+1”实战化操作预案,有效应对汛期多轮强降雨天气、洪涝灾害及地质灾害,提前避险撤离群众5.4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群众3.8万人,推动2993户灾损房屋修复重建、受灾群众全部入住安全住房,因灾受损的20户规上企业全面复产、29所学校全面修复,畜禽养殖场救灾、渔业救灾等农业生产恢复项目全面完成。

12020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及增速

一年来,重点抓了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振兴实体经济,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速构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速构建“5+10+X”现代化工业、“4+4+2”现代化服务业、“7+5”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

一是全力建设工业强区。湘渝盐化绿色固碳升级等51个项目开工建设,新能源高端装备线材线缆一期等32个项目竣工投产,完成工业投资75亿元、同比增长15.6%。新培育规上工业企业20家,九龙万博、金龙铜管2家企业晋升百亿级,长安跨越等3家企业跻身全市制造业百强,铜材料加工、特色调味品加工产业集群入选全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规上工业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两项指标连续12个月领跑全市。新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7家,新创建市级数字化车间5个、国家两化融合贯标认证企业3家,新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工业设计中心2家,完成规上高技术制造业产值22.7亿元、同比增长7.7%。“四年再造一个万州经开区”启动实施,竣工投用标准厂房11.8万平方米,经开区工业企业数量突破350家,规上工业产值、工业投资占全区比重分别提升至86.5%80%

22023年全区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每月累计增速走势

二是提振恢复现代服务业出台支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21条、支持旅游业高质量发展22条等政策措施,兑现落实服务业发展资金2133万元。引进知名品牌渝东北首店10家,创建“中华老字号”1个,新增限上商贸单位80家,批发业销售额、零售业销售额、住宿业营业额、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15.9%6.6%14.8%16.9%。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启动实施,新增规上文旅企业6家,天生城文旅街区、红花地码头美食街、万州艺术街区开街,凤凰花果山晋升国家4A级景区。重庆三峡银行完成股权重组,英大财险万州中心支公司开业,交通银行万州分行落户,金融机构数量达到98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增长7.8%。中通快递渝东(万州)智能科技产业链园区正式投运,新培育3A级以上物流企业3家,实现货运总量1.3亿吨、同比增长8.3%新培育规上数字经济企业4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以上。

三是提质增量现代农业成功纳入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中央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重庆市麦制品产业集群创建名单。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9.8万亩,完成“非粮化”核查整治6.3万亩,粮食播种面积150.1万亩、产量50万吨。提质改良经果林基地6800亩,建设标准化鱼塘1700亩,新增中药材种植基地3000亩,中药材深加工、1万吨中药饮片等项目加快推进。出栏生猪116.4万头,20万吨生物有机肥厂、50万吨饲料厂等项目竣工投产,生猪全产业链条构建形成。三峡柑橘科技创新中心建成投用,三峡山地特色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二期基本完工。新培育国家级生态农场2家、国家级和市级龙头企业9家。“万县胭脂鱼”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三峡天丛”登上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指数排行榜,新增“巴味渝珍”授权产品14个、市级名牌农产品10个。第五届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带动10个区县销售柑橘45万吨、实现交易额27亿元。

(二)聚焦畅通内外循环,巩固增强经济增长持久动力。积极畅通内循环、链接外循环,着力扩投资、促消费,提质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万州核心区,推动实现更高水平开放,经济增长动力进一步激发。

一是着力扩大有效投资扎实推进“抓项目促投资”专项行动,深入开展项目清障,全面强化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6.9亿元、同比增长11.6%53个市级重点项目、182个区级重大项目分别完成投资71.9亿元、160.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分别达117%105%。招商引资“123456”招法有效发力,重大项目研判等九大机制全面推行,13个招商引资工作专班高效运行,新引进50亿元级项目2个,20亿元级项目4个,10亿元级项目3个,正式合同额386.9亿元;35万吨粮食建仓等36个项目当年签约即开工,线缆自动化生产基地等11个项目当年签约即投产,招商项目到位资金额80.5亿元。

32023年全区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每月累计增速走势

二是加快释放消费需求深入实施加快经济恢复提振十条措施、提升人气“十一条”举措,常态化开展52个乡镇街道特色“周周乐”,启动打造“酒吧一条街”。集中资源打造新时代“万州八景”,三峡平湖旅游度假区提档升级,三峡科技馆、三峡文化艺术中心(二期)等项目加快建设,举办三峡城市露营节、大型演唱会等文旅消费活动,A级景区接待游客502.9万人次、同比增长1.5%。开展“爱尚重庆·仲夏消费季”等系列促销活动70余次,发放消费券391.8万元、直接带动消费1200万元;举办2023三峡美食文化节暨万州烤鱼节等重大展会活动26场次,实现交易额50亿元;发放新能源汽车置换补助资金157.6万元,带动乘用车销售602辆。举办春秋两季房交会,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89.3万平方米。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0.6亿元、同比增长7.4%

三是持续提升开放水平重庆港水运口岸扩大开放新田港区进入国家审理程序,新田港进境粮食中转场地正式投用。桐子园作业区改扩建工程完工,万州港集散转换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通过市级验收,开行新田港至舟山港江海联运、万州港至济宁港江河联运航线,首列四川东出铁水联运班列“达州—万州新田港”发车,区域铁水联运作业量859万吨、同比增长3.6%,全区港口货物吞吐量3790万吨、同比增长15.3%。万州机场T2航站楼建成投用,年旅客吞吐量92.2万人次、同比增长52.3%。成达万高铁、万达直线高速等项目加快推进,万州北站到发旅客同比增长55%,铁路货运量同比增长13.7%。万州综合保税区累计签约项目19个、协议投资20亿元,落户全国首个保时捷新能源能力中心、主城区外首个“保税展示+跨境电商”新零售模式项目。新增海关备案市场主体42家,培育20亿元级以上外贸企业2家,实现进出口总额73.1亿元、同比增长40.8%

(三)聚焦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培育强劲内生发展动能。坚持以数字重庆建设引领全面深化改革,重点领域攻坚纵深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加快提高。

一是着力推进数字化变革出台实施《万州区推进数字重庆建设总体方案》,建立“1+7+N”专班运行机制和重点项目、重点事项“两张清单”,建成运行区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141”基层智治体系实现全覆盖。归集整合3750类公共数据编目、1.4亿条数据,滚动谋划“一件事”特色场景132个,“集体土地征收一件事”纳入全市首批区县应用“一本账”。重庆三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政务云迁移、三峡库区健康大数据应用创新研发中心二期启动建设,基层智治“五长制”数字化平台、网络安全协调指挥平台建设加快推进。

二是提速推进重点领域改革76个“三个一批”改革事项滚动实施,绿色转型“三化”模式、融合打造“电商+”模式纳入全国改革典型案例,44项改革经验获全国性肯定评价,563项改革经验获全市推广。新一轮镇乡街道财政管理体制运行良好。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化,全覆盖深度排查国企“出血点”,“一企一策”推动国企扭亏治亏。开发区优化整合加快推进,稳妥有序撤销渝东新区,逐步过渡到高铁片区“工作专班+运营公司”模式。开展国有资产清理,盘活土地、房屋等闲置资产225.4万平方米。制造业“亩均论英雄”改革启动实施,入选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完成工业“标准地”出让7219.6亩,规上制造业企业亩均产值达到600万元、亩均税收达到13.5万元。转型金融试点首创7项创新成果,发放转型金融贷款11.6亿元。出台促进企业上市挂牌奖补办法,12家企业纳入市级拟上市企业后备库。

三是迭代升级营商环境19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自助办,全程网办事项比例达到71%,实现开办企业3小时办结、个转企1个工作日办结。建立完善市场准入壁垒投诉和处理回应机制,全面开展市场准入显性隐性壁垒排查清理,建立全市首个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招标投标行为登记报告制度,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文件170份、废止修订26份,创新开展“百名青干进民企”等行动,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民营经济经营主体占比提高至97.7%,实现全口径税收51.6亿元、占全区比重61.1%

四是着力推进全方位创新环重庆三峡学院创新生态圈核心载体“三峡科创智谷”建成运营。获批全市首个道地药材领域技术创新中心,首次获批2家市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5家、市级科技型企业391家。引进研究生以上高层次人才399名,“平湖英才”总数增至208人。组建万州科创基金、全市首个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区县联合基金,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创历史新高。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3.5亿元、同比增长109%,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8617万元。

42021—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数量

(四)聚焦扩面区域协作,有效拓展更大发展空间。坚决落实市委“一号工程”,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万开云同城化发展纵深推进,万州两江新区对口协同发展持续深化,东西部协作走深走实。

一是全力投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带动双城经济圈北翼发展“十项行动”深入开展,21项重大任务、35个重大项目、33项重大政策、49项重大改革、40个重大平台“五张清单”稳步推进。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步伐加快,《推动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总体方案》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启动运营川渝东出智慧物流港等十大标志性合作事项基本完成,联合出台《万达开云新兴产业合作示范建设方案框架》等文件25份,联合开展川渝首个跨省远程异地评标活动,办理“川渝通办”事项及万达开特色通办事项线下异地代收代办8035件。万开云同城化发展纵深推进,联合印发《万达开云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工作方案》等文件10余份,西部陆海新通道万达开云铁海联运及跨境班车成功发车,百安港万达开云生鲜物流专线开通运行,与云阳县等完成第一轮磨刀溪横向生态补偿、签订第二轮补偿协议,三峡道地中药材交易博览会等区域性节会成功举办。

二是万州两江新区对口协同持续深化。万州(两江)绿色智造赋能中心获批市级绿色制造综合服务平台。现代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设立,首批项目投资2500万元。到位两江新区对口协同资金1775万元,天城街道中坝村贵妃枇杷园公路改扩建等6个援建项目有序实施。两江新区协助引进项目3个、到位资金7.3亿元,帮助销售农特、文旅产品8218.9万元。

三是合作协作拓展升级。水利部定点帮扶“八大工程”强力推进,到位对口支援和三峡后续资金11.7亿元,市教委帮扶集团投入资金1300余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4644万元,协作建成万州烤鱼飞地产业园区,推进“芦花鸡、生态鱼、中药材”全产业链建设。分水镇、白羊镇、恒合土家族乡石坪村等25村创建鲁渝协作乡村振兴示范镇村。成功举办第十四届“支洽会”、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工作座谈会等系列活动。

(五)聚焦推动城乡融合,加快实现更加协调发展。城市功能品质不断完善,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城市与农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更加彰显。

一是城市品质提升。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总体城市设计、万州北站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设计等重点规划。完成年度城市体检,34个城市更新市级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84个惠及3.5万余户、12万余人,加装老旧住宅电梯215部。渝巴路东二段、长江二桥北桥头至高铁连接道、九龙园桐子园大桥建成通车,万一中匝道道路整治、北滨大道三段道路整治等项目加快推进,完成道路整治28.3万平方米。打造山城花境点位5个,建成口袋公园5个,新增城市绿地91.9万平方米,绿化美化坡坎崖4.9万平方米。建成污水管网62公里,新增海绵城市5.1平方公里。新增小微停车场60个、停车泊位3740个,新(改)建城市公厕10座。江南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完工。城区和镇乡中心场镇5G覆盖率达100%

二是乡村振兴发展完成2个重点镇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30余个实用性村规划编制。完成新(改)建户厕4500户、改造农村危房289户,创建美丽庭院500个。涉农村居“积分制”“清单制”实现全覆盖,13村获评市级第三批乡村治理示范镇村。硬化农村公路252公里,建成农村道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350公里,石笋沟水库、枫木水库完工,大滩口水库渠系全线贯通,恒合水厂、太龙水厂等50个农村供水保障项目加快推进,建设农村电网10kv线路151公里。培育“万企兴万村”典型项目4个,创建黄柏乡沙田村等市级绿色示范村庄3个、分水镇石碾村等巴渝和美乡村示范村3个。5万余名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稳定就业,脱贫户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4%。新增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60家,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到100%

52021—2023年脱贫户人均纯收入绝对值及增速

(六)聚焦厚植绿色本底,坚决筑牢重要生态屏障。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污染防治不断强化,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修护建立健全“林长+检察长+山林警长+法院院长”协作机制,累计巡林3.1万次。“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营造林4.4万亩、渝东北岭谷区生态修复4.5万亩,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项目22个。长江沿岸主城段消落区生态修复工程(一期)完工,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修复综合提升扎实推进,完成矿山生态修复187.2亩。新建防火阻隔带47公里、森林防火公路10.7公里,启用森林草原火情智能监控系统。开展松材线虫病等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控试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达100%

二是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三级河长累计巡河5万余次,龙宝河等7条重点次级河流综合治理深入实施,整治农村黑臭水体14条,314个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销号,长江干流万州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江南(密溪沟)、何家岩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11座镇乡污水处理厂技改加快推进,城乡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8.1%85.6%。创建市级扬尘控制示范道路2条,6项空气质量指标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完成长岭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厂改扩建及浓缩液全量化处置项目建设,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保持100%。回收废弃农膜及肥料包装物540吨,亩均化肥施用量下降到15公斤。

三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建立2万亩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片,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9.6%,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提升至93.1%。完成工业技改投资20.3亿元,实施锅炉节能改造13家,新认定市级绿色工厂3家。完成泊位港口岸电标准化改造10个,船舶污染物接收率保持100%。新增绿色建筑112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64.2万平方米。入选市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47个绿色低碳项目入库市气候投融资对接平台,绿色信贷余额增至128.7亿元、同比增长24.2%。新田光伏电站并网发电,清洁能源装机规模占比增至12%

(七)聚焦以人为本理念,促进美好生活共创共享。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民生短板弱项加快补齐,风险隐患有效防范化解,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一是着力提升民生福祉20件重点民生实事和14件主题教育民生事项落地见效。入选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创建名单,打造“筑梦大三峡·就在渝东北”等就业活动品牌,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6亿元,城镇新增就业2.8万人。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困难群体参保率达100%。完成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512户,建立老年人助餐点59个、提供助餐服务5.4万人次。荣获首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新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252

22023年重点民生实事完成情况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服务提升

加装电梯215部,84个计划改造老旧小区全面开工。

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

新增婴幼儿托位2100个、累计达5840个;区托育服务综合指导中心开工建设。

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

完成4所幼儿园改扩建,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1000个,全区普惠园幼儿占比达94%、较2022年提高0.9个百分点,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2.6%

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启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调查工作,学生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提高至87.8%。全区中小学心理辅导室(中心)覆盖率达100%

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全覆盖开展各类校外培训专项督查排查8次,开展校外培训“平安消费”等各类专项行动7次。公布已审批校外培训机构名单,全部入驻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累计纳入平台监管资金3296万元。组织开展学科研训活动近230科次。组织参加市级学科竞赛和教师技能竞赛活动6科次。

开展“百千万惠残助疾”行动

18家新建渝馨家园全数通过验收。新增残疾人就业112人。完成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2000户。

“劳动者港湾”示范点建设

完成学府广场、沙龙路口、红光路、兴茂儿童公园公厕旁、三职院公厕旁和天生天城古镇公厕旁6个“劳动者港湾”示范点建设。

实施农村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完成农村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350公里。

小微停车场建设

完成60个小微停车场建设,新增停车泊位3740个。

实施城市绿荫工程

完成长青路、科龙路街头2.4万平方米绿地提质。

推进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

启动城市公益性公墓和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九池殡仪服务站加快建设。

地下“有限空间”安全监测整治

完成窨井盖专项整治4416个。

建设城市公园

建成香山路东侧游园、科龙路小游园、长江三桥南桥头小游园、云熙台小游园、古城墙5个口袋公园。

为适龄在校女学生免费接种HPV疫苗

初二年级在校女学生HPV疫苗共接种第一剂11502剂次,第二剂6482剂次,第三剂428剂次,第一剂接种率74.3%、超过市级目标要求14.3个百分点。

城区菜市场整治提升

新改造提升城区菜市场8个,开工建设菜市场2个,完成迁建城区菜市场3个,关停取缔菜市场1个。

购买巨灾保险

为全区所有自然人购买巨灾保险,累计获赔113笔、463.1万元。

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常态化开放儿童之家活动阵地,整合社区资源面向儿童开展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开设儿童公益性服务课堂54场。

基层体育设施建设

累计向镇乡、街道配送健身器材50套。

推进“万商惠”企业服务云平台建设

推出金融在线、政策在线、诉求直达系统、供需对接“一站式服务”板块,收集惠企政策600余条,上线金融产品29款,完成授信1618万元。

领取失业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

累计对领取失业金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581人次。

二是力促公共服务提标扩面新增学前教育学位1000个、义务教育学位3480个、高中学位1200个。新设专门教育学校新仪学校,万州中学附属小学等8个改扩建项目加快建设,中小学全面实现集团化办学、学区制管理。重庆三峡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引进重庆微电子工业学校在万办学,重庆幼儿师专新校区一期完工,重庆三峡医专高峰校区等4个在万扩容提档项目加快建设。三峡医学中心、区疾控中心迁建等项目有序推进,区疾控中心成功创建市级首批三级甲等疾控机构,区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四级智慧医院,分水、龙沙、龙驹镇中心卫生院成功纳入市级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首批创建单位,新创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先诊疗后付费”信用就医服务入选重庆政务信用应用优秀案例“十佳场景”。国家卫生区创建通过市级技术评估。三峡移民广场24h城市书房投入使用,三峡移民纪念馆“云上博物馆”上线,复兴剧场开馆。开展流动文化进基层等各类活动2500余场次,举办区第六届运动会、横渡长江邀请赛和环湖马拉松等赛事。

三是切实守牢安全稳定底线完工14个地灾治理项目、125处地灾隐患降险处置。完成经营性自建房安全隐患整改销号,实施城市燃气管道设施老化更新改造项目27个。恒大御景半岛、绿地万萃城等3个项目全面复工,“保交楼”年度任务全面完成、交付房屋3936套。完成违法建筑整治2.5万平方米。市航空应急救援总队万州中心、农村应急广播系统投用。严格国企新增融资审核,从严管控政府投资项目,积极稳妥化解隐性债务,实现综合债务率只降不升目标。加强金融风险防范化解,不良贷款率低于全国、全市平均水平。党建统领基层治理“五长制”迭代升级,开展除险清患攻坚季专项行动并常态长效运行,化解整治各类风险隐患1.7万余个。

32023年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一、产业发展:新能源高端装备线材线缆、年产5万吨调味品、年加工15万吨菜籽、小桔灯生态文化旅游区、中通快递渝东(万州)智能科技产业链园区、桐子园作业区改扩建、种养结合循环有机农业产业示范园等项目竣工。粮食仓储物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新田港二期、三峡恒合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加快推进。锂离子电池生产(四期)、无线路由器及蓝牙无线产品(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

二、城乡建设及基础设施:(一)城乡建设。渝巴路东二段、长江二桥北桥头至高铁连接道、江南水厂及配套管网、移民广场改造工程(三峡之眼)、武陵禹安江湾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等项目竣工。渝巴路东一段、天生城大遗址公园、北滨公园、动物园迁建等项目加快推进。高笋塘片区城市有机更新整治等项目开工建设。(二)基础设施。五桥机场航站楼扩建、大滩口水库二级电站等项目竣工。青杠塝综合枢纽工程实现通车。成达万高铁、渝万高铁、普通干线公路升级改造、青龙水库等项目加快推进。万忠路东西段二期、智慧水利等项目开工建设。

三、生态环境保护:2022年镇乡污水管网补充、龙宝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一期、长岭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厂改扩建及浓缩液全量化处置等项目竣工。万一中至驸马片区库岸及消落区综合整治、苎溪河流域综合治理(一期)、重庆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综合提升工程、家庭厨余垃圾处置等项目加快推进。长江南岸旧城墙至渡改桥段岸线综合治理(二期)、江南(密溪沟)污水处理厂、何家岩污水处理厂、五桥河流域沱口至长岭段安全防护等项目开工建设。

四、民生领域:其芳小学、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建设项目二期、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扩建工程及医院建设(一期)、三峡医学中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九池殡仪服务站、区委党校迁建等项目加快推进。上海医院门诊及住院综合业务用房、万州中学附属小学、重庆三峡心脑疾病中心等项目开工建设。

二、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总体考虑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现代化新万州建设从全面部署到纵深推进的重要一年,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意义深远、责任重大。要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六届二次、三次、四次全会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稳进增效、除险固安、改革突破、惠民强企工作导向,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全面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以实干实绩推动现代化新万州建设走深走实。

(一)形势分析

今年,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进一步推动国内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等困难挑战,但综合来看,全国全市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当前,全区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工业能级还需提高,改革攻坚任务繁重,风险隐患依然较多,民生保障还有短板,但全面辨证来看,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依然很多,能够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前进中实现提升。一是战略机遇叠加放大,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纵深推进,将极大拓展全区发展空间,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也将带来全新发展机遇;二是政策红利加速释放,中央先后出台增发万亿元国债、降准降息、减税降费等系列逆周期调节政策,市级出台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利好政策,随着增量与存量政策的集成放大、效应叠加,将有力刺激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三是全区经济增长势好劲足,主要经济指标向上向好跑出了高速度,为今年实现更大增长累积了加速度,去年签约项目达产后预计将新增产值超350亿元、新增税收超20亿元,对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形成了更强支撑;四是三大比较优势愈发明显,交通物流优势、人气人流优势以及营商环境、生态环境等各类环境优势日渐凸显,比较优势正加快转化为发展胜势,将推动人流商流资金流加速集聚汇集;五是经济领域改革攻坚战全面打响,区委六届四次全会对经济领域“三大改革攻坚战”作了系统部署,国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加快实施,园区开发区改革不断深化,国有资产加速盘活,全区将卸掉包袱、轻装上阵,迸发更大发展动力;六是房地产形势企稳回升,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等系列政策措施接连落地,“三大工程”启动实施,市场预期逐步好转,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将加快释放。总体来看,今年全区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不断集聚增多,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扎实、动力强劲、后劲充足,发展预期积极乐观。

(二)主要发展目标

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在2023年指标体系基础上,按照区委六届四次全会和区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作了进一步优化完善,共34项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4项、预期性指标30项。主要预期目标是在统筹考虑2024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宏观政策取向、经济增长支撑以及充分衔接平衡“十四五”发展目标和中期评估情况基础上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确保经济总量不低于全市前10、经济增速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两个不低于”,力争经济增速全市前10名、经济报表全市前10名“两个前10名”。

4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序号

指标名称

2024年目标

指标属性

1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7

预期性

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万元)

8

预期性

3

农业增加值增速(%

5.5

预期性

4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16

预期性

5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

10以上

预期性

6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

15以上

预期性

7

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31

预期性

8

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

12

预期性

9

服务业增加值增速(%

6.5

预期性

10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7

预期性

#工业投资增速(%

15

预期性

1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8

预期性

12

经营主体新发展率(%

12.5

预期性

13

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

8

预期性

14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

59

预期性

15

招商项目资金到位额增速(%

3

预期性

16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

8

预期性

#税收收入增速(%

8

预期性

17

R&DGDP比重(%

2023年提升0.3个百分点以上

预期性

18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4.8

预期性

19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

135

预期性

20

科技型企业数量(家)

1300

预期性

21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71

预期性

22

万州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增速(%

20以上

预期性

23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天)

340

约束性

24

长江干流水质

稳定保持II

约束性

25

节能减排降碳

上级下达任务

约束性

26

进出口总额(亿元)

80

预期性

27

实际使用外资(万美元)

1500

预期性

28

耕地保有量(万亩)

122.8以上

预期性

29

粮食产量(万吨)

50左右

预期性

30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7以上

预期性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7以上

预期性

31

每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0.035以下

约束性

3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3以内

预期性

33

城镇新增就业(万人)

2.5

预期性

34

城镇调查失业率(%

5.5以内

预期性

三、2024年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点工作

(一)全力提升产业能级,夯实经济支撑。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速构建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坚定不移工业强区。迭代升级工业强区政策措施,提速构建完善“5+10+X”现代化工业体系,加快打造新型能源、医药化工、食品加工等百亿级、五十亿级产业集群,规上工业产值达到750亿元、同比增长18%以上。实施制造业企业“白名单”制度、工业企业“213”龙头培育行动计划,规上工业企业净增15家。聚焦“四年再造一个万州经开区”,推动万州经开区建设市级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谋划推进长岭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建设。竣工投产德辰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重点项目45个以上,开工建设焦电铬一体化、先导稀材半导体器件模组等重点项目22个以上,实施技改扩能项目5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30个,力争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提速推进李河镇、分水镇等中小企业聚集区建设。创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家、市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4个,培育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各1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达到85家,力争有研发机构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达到50%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巩固增强商贸服务业优势,提档升级万达广场、鸿鸥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开业运营小鹏汽车、希尔顿惠庭酒店,限上商贸单位净增20家。加快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积极发展数字文化产业,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天生城大遗址公园等项目建设,新培育规上文旅企业2家以上,力争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均增长6.5%以上。提质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万州核心区,完工中储粮二期、新田港二期等重点项目,启动建设新田港散货联运作业区,力争3A级以上物流企业总量突破10家,货运总量同比增长7%以上。加快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核心区和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完善促进企业上市挂牌奖补办法,拓展转型金融支持目录,推动交通银行万州分行正式开业、招商银行落户,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增长9%。高质量建设市级大数据融合应用创新试验区,深入实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

稳步提升农业发展质效。扎实抓好耕地防流出和恢复补足工作,坚决遏制耕地撂荒和“非农化”“非粮化”,恢复补足新增耕地3.2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1万亩,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万亩,确保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在150万亩、50万吨左右。构建完善生猪产业链条,推动生猪屠宰暨肉食品加工项目落地,生猪出栏量达到120万头争创国家生猪产业集群。提质发展水果产业,实施柠檬提质改良2100亩、低效经果林改造提升5000亩。大力发展道地中药材产业,推广种植药材3500亩,投产1万吨中药饮片等项目,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长16%。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新(改)建设施大棚、商品化处理中心、冷藏保鲜设施等100座以上。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建设全域数字乡村平台,开展柑橘、生猪两大产业链数字化建设,数字化改造玫瑰香橙、水稻示范基地6个。支持蓝希络食品创建国家级龙头企业,培育市级龙头企业7家。加大“三峡柑橘”“三峡贡米”等品牌培育推广力度,运营好“三峡天丛”旗舰店,筹办第六届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等系列品牌推介活动。

52024年产业发展重点项目

一、现代化工业:竣工氧化铝智能化升级和产能置换(一期)、年产150吨金属镓产业化、4000吨钕铁硼磁铁材料加工、无线路由器及蓝牙无线产品项目(二期)、年产1000万件精密零部件加工智能化生产线建设、中福专用车生产、分水镇中小企业集聚区建设(一期)、35万吨粮食建仓、健康休闲食品生产(二期)等项目45个以上。开工氧化铝智能化升级和产能置换(二期)、兽药生产、先导稀材半导体器件模组、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20万吨电池级纯碱(一期)、预制菜生产、预调式鸡尾酒生产、智能照明灯饰配件生产等项目22个以上。加快推进诗仙太白2万吨基酒技改扩能、年加工15万吨菜籽、湘渝盐化联碱装置绿色固碳升级改造、李河镇中小企业集聚区、高级服装定制等项目18个。

二、现代化服务业:竣工农产品保税仓储分拨、跨境电商保税仓储等项目。开工天生城文旅街区三期、新田港散货联运作业区、渝东北综合邮件处理中心、万州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一期)等项目。加快推进天生城大遗址公园等项目。

三、现代化农业:竣工麦制品产业集群加工、水产研究所双河口科研试验场迁建等项目。开工建设2024年度高标准农田、数字农业应用推广基地、种养循环生态猪养殖智慧农业、饲料加工、同鑫数字观光农业提质增效、数字渔业示范基地等项目。加快推进生态循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中药材深加工、中药材种植及初加工产业发展、农用微生物菌剂研发生产基地等项目。

(二)全力激发需求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充分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持续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加快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牢固树立大抓项目导向,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促进社会投资合理增长。持续开展项目清障行动,深入实施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全力保障市级和区级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分类促进基础设施投资,加大交通、水利、能源、城建等领域补短板力度。全力抓好房地产领域“两久”项目处置攻坚,合理确定供地规模、结构和时序,稳定房地产投资。聚焦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等领域深化项目储备,加强资金要素资源统筹,全力争取更多政策资金支持。创新投融资模式,优化调整北部新城新型城镇化项目,力争启动经营性项目6个以上。更新发布城市机会清单,用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新机制,吸引更多民间投资参与重大工程和重点领域项目建设。积极承接东部地区、沿江地区产业转移,主动服务战略性产业基地建设,谋划建设大宗商品等战略物资储运基地。接续办好全国知名企业万州行等招商活动,加大链主项目和产业集群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完成正式合同额350亿元以上、到位资金85亿元以上。

62024年重点基础设施项目

交通

开工建设万州机场航空口岸开放基础设施、2024年农村公路、2024年农村公路安防工程等项目。加快推进恩施至广元国家高速公路万州至开江段(万达直线)、开州至梁平高速公路(开万梁高速)、万忠路南北段一期、万忠路东西段二期、成达万高铁、渝万高铁、渝西高铁等项目建设。竣工通镇乡公路升级改造暨易地扶贫搬迁配套设施(交通)建设项目(五一桥—后山)公路改建、恒合土家族乡曾狮路改扩建(一期)、高峰大道延伸段等项目。

水利

开工建设水毁堤防修复、中小型水库水毁修复、枣木溪山洪沟防洪治理、朱家沟水库中型灌区、新乡镇龙泉村移民安置点至连接道路边坡治理等项目。加快推进银霄溪库岸安全防护、双溪沟库岸安全防护、白水溪大桥至小涪滩段岸线安全防护、青龙水库等项目建设。竣工五桥河流域沱口至长岭段安全防护、智慧水利、新田水库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太龙镇移民居住环境改善、瀼渡镇高村村2023年度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市级示范等项目。

能源

开工建设万县—五马500千伏线路、综合能源基地、桥头综合能源示范站、九龙油库扩建、三峡水利武陵光伏发电、万州火车站西加油站等项目。加快推进李家坪风电场、新田220千伏输变电建设等项目。

城建

开工建设高铁北站北区综合配套、北滨熙岸国瑞天街城市更新、太白岩片区城市更新、2024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双河口移民安置区居住环境改善、长江二桥头立交周边边坡加固等项目。加快推进移民安置区供水管网改造、杨柳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三水厂搬迁)—原水输水隧道及管桥、动物园迁建、城区菜市场建设、黄泥包还房、高笋塘片区城市有机更新整治、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扩建工程、北滨公园等项目建设。竣工保障性租赁小区及棚户区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城镇老旧小区及保障性租赁小区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南门口广场功能完善、北滨大道拓宽改造等项目。

多措并举刺激消费。以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为抓手,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积极挖掘消费新增长点,全力提升吃住行游购娱品质化、品牌化。加快打造北滨路“酒吧一条街”等特色消费场景,培育壮大“四首”经济、银发经济、楼宇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引进知名品牌首店6家以上。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六件事”,推动天生城文旅街区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和市级美食街区,开工建设大型游乐场,投用三峡科技馆、万州大剧院,盘活利用文化体育设施场馆。做精做深万州艺术街区、红花地码头文化街区、南浦剧场等特色IP,办好三峡国际旅游节、环湖马拉松等文旅赛事活动。开展“爱尚重庆”系列消费季等消费促进活动50场以上,举办三峡美食文化节暨万州烤鱼节等展会活动30场以上,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办好春秋两季房交会,用好拆迁征收购房补贴、契税减免等政策工具箱,全面激发改善性住房群体、新就业群体、返乡群体等住房需求。接续实施新能源汽车等消费促进政策,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72024年重大消费活动

2024三峡美食文化节暨万州烤鱼节

开展特色商品美食展示展销会、万人烤鱼宴、万州区“一乡一味”特色美食评选、万州区预制菜推介、“万州烤鱼师傅”烹饪表演、鲁渝协作成果展示推介、品牌创建授牌颁奖等活动,提升万州烤鱼知名度和影响力。

“爱尚重庆”系列消费促进活动

活动范围涵盖家电、服装、生活必需品等多个品类,带动品质、时尚、美食、旅游、运动、汽车家电等重点消费,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2024三峡库区汽车消费展

开展系列汽车品牌展示展销会,推出超值优惠促销活动。

第十五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

采用“1+N”形式整合长江三峡沿线区县富有地方特色的文旅项目,开展“打卡天生城游三峡活动”“大三峡大巴山”高山康养度假系列旅游活动、“三峡画卷 平湖相见”系列活动,凸显三峡韵、国际化、高水平,彰显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的独特魅力。

2024万州区房交会

举办春季、秋季房交会,与返乡置业促销活动时间衔接,强化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居民刚需释放。

(三)全力推动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加快推动重点领域攻坚破题,有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数字重庆建设,出台政务数字化应用管理办法,全面建成部门数据仓、镇街数据池,谋划上线一批特色应用,实体化实战化运行区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加快建设城市数字孪生实景图。坚决打赢经济领域“三大改革攻坚战”,国资国企改革“止血”“瘦身”措施全面落地,出清区属国企50户以上,压减融资平台公司3户;聚焦产业现代化、管理现代化、机制现代化,实施万州经开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创新运营公司投融资模式,深入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加快形成权责清晰、产业聚焦和布局合理的园区开发区发展格局,推动制造业规上企业亩均税收增长4%;“三个一批”推动盘活存量国有资产60亿元以上、回收资金10亿元以上。

着力提升科创水平。深化科技赋能产业发展,推进一批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突破,支持引导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研究院等引进类研发机构与辖区企业开展科技合作,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提升0.3个百分点以上。提质发展环重庆三峡学院创新生态圈,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打造市级科技孵化平台1家,新培育市级科普基地1家以上。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行动,力争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市级科技型企业150家以上。落地实施一批国家级和市级科技创新重大(重点)专项项目、“博士直通车”科研项目。优化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服务,选派科技特派员200名以上,新培育创新创业示范团队1个以上。用好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区县联合基金,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后评估制度,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优化营商环境4.0版举措,深化政务服务“一门、一网、一窗、一次”改革,推动“一窗综办”“一网通办”向基层延伸,做优帮办代办和“周六不打烊”服务。深入推进跨部门联合行政执法检查和“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实行无感执法,建立健全涉企容错纠错机制。加快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健全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持续纠治损害营商环境行为,深化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健全“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大变强”梯次培育机制,持续开展“五员”服务、“五问”帮扶、“百名青干进民企”等行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转型、普惠小微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壮大发展,力争经营主体突破15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8%

82024年全面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举措

政务环境

提升服务质效,迭代升级营商环境“4.0版”举措,推动政务服务“一门、一网、一窗、一次”改革。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告知承诺、容缺受理和限时办结等相关制度,确保政务服务事项除负面清单事项外“应进必进”。优化业务流程,推动更多关联性强、办事需求量大的跨部门、跨层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线上“一件事一次办”。升级“周六不打烊”“帮办代办”服务,加快实施政务服务就近办、随时办、兜底办等便民举措,推进无差别、分领域综合窗口全覆盖。

法治环境

畅通市场准入,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深入推进跨部门联合行政执法检查和“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加快实现无感执法,建立健全涉企容错纠错机制。推进“全渝数智法院”建设,健全全流程网上办案体系,实现从立案、送达、审理、裁判、执行等全流程多环节网办,降低企业群众办案成本。

市场环境

严格规范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施川渝万达开地区市场一体化建设,加快融入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优化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环境,降低市场主体交易成本。深入推行区级领导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建好用好企业家日、政企直通车、亲情恳谈会等沟通服务机制。

创新环境

深入实施双倍增行动计划,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水平。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提质建设万达开科技创新中心,持续打造环重庆三峡学院创新生态圈,建好四川大学万州产业研究院。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建设。

要素保障

环境

加强水电气要素保障,支持三峡水利、长江水务等企业对落地的重大项目按照“一企一价”给予优惠,探索整合区内小、散、乱供气企业,杜绝层层供气。开展闲置土地高效利用行动,提升亩产效益。强化用工保障,落实以工代训补贴等政策,支持企业稳岗留工。发挥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补偿资金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转型、普惠小微等方面的支持力度,降低转型企业融资成本。

(四)做深合作扩大开放,拓展发展空间。积极投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力争取得更大突破性进展、打造更多标志性成果,奋力打造西部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深化区域合作协作。推动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协同打造工业信息协同平台、国货精品展览馆,建成万达开科技成果库、技术需求库,组建高新技术企业联盟、孵化联盟、人力资源产业园联盟,持续开展生态环境联合交叉执法检查,接续推进跨区域人才一体化遴选、跨省远程异地评标、公平竞争审查交叉互评等事项,积极探索地区税费政策差异统一执行规范等事项。纵深推进万开云同城化发展,共同举办重点企业供需对接活动,联合开设农特产品特色展馆,探索开通万开云至珠三角地区公路货运班车,联动推进铁峰山创建市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深化万州两江新区对口协同发展,高效运营现代产业投资基金,推动两地更多企业建立上下游供应链关系,力争协作引进10家以上企业落地两江新区数字产业园万州园,深化消费帮扶,销售农特产品、文旅产品5000万元以上。持续深化济宁万州东西部协作,集聚更多优势资源,不断拓展协作领域。

提升开放能力水平。加快推进成达万高铁、渝万高铁、万达直线高速、开万梁高速等项目建设,提速推动万黔高铁、万云快速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建立航线培育退出机制,稳定运行国内航线34条,旅客吞吐量达到100万人次。理顺新田港管理体制机制,扎实推进“一城一港”,力争新田港区获批国家口岸开放,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4100万吨。稳定开行至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的江铁海联运班轮(列)、中老铁路保税进口粮食直达专列,探索开行万州—东盟整车直发铁海联运班列,力争万州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货运量增长20%以上。开行宁波舟山等地集装箱及大宗散货直达航线,高效运行沪渝直达快线万州班轮,加密水水中转班轮。做优做强“北粮南运西进”等铁水联运示范线路,力争年货运量达1200万吨以上。

发展外向型经济。大力培育发展口岸经济、高铁经济、临港经济。大力推进高铁片区开发建设,加快综合保税区内项目招商建设,竣工跨境电商保税仓储、农产品保税仓储分拨等项目,开工建设全球保税维修项目,积极拓展保税维修、保税服务等外贸新业态,打造铜及铜合金材料、铝及铝合金材料、粮油加工3个进出口额超20亿元级产业集群。力争完成进出口额80亿元,实际使用外资1500万美元。

(五)坚决筑牢生态屏障,推动转型发展。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扎实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全面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全面落实“林长制”,推进长江岸线林相景观提升,实施“两岸青山·千里林带”营造林4.7万亩、渝东北岭谷区生态保护修复项目4.5万亩,稳定森林覆盖水平。完成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修复综合提升,完成生态复绿8.75万平方米,防火通道提升13.3公里。科学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启动6个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和总体规划编制。全面落实“河长制”,深入推进五桥河、苎溪河等7条次级河流流域生态治理,加快美丽幸福河湖建设,长江干流万州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试点开展苎溪河、瀼渡河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全面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深入推进长江“十年禁渔”。

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范治理。迭代升级“九治”等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深化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扬尘源、工业源、交通源和生活源管控,修订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及应急减排清单,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40天。实施甘宁水库等4个重要水源地富营养化防治项目,加快推进11个生活污水处理厂技改。启动农村黑臭水体清零行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率达50%以上。深入实施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持续开展重点区域耕地周边涉镉等重金属企业排查,严格控制耕地、化工园区等区域新增污染,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2%以上。深入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提高赤泥等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竣工投用鹞子岩垃圾压缩中转站项目,开工建设渝东北危险废物处置、建筑垃圾消纳场等项目,新创建“无废城市细胞”10个。

92024年重点生态环保项目

一、生态保护修复:开工建设都历山片区周边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加快推进恒泰河流域综合治理、双溪铺库岸及消落带综合整治、穿古洞库岸及消落带综合整治、密溪沟至长江四桥库岸整治、石桥河上游水环境综合治理、龙溪河流域综合治理等项目。竣工苎溪河流域综合治理(二期)、瀼渡河流域甘宁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

二、污染防范治理:开工建设入河排污口规范化、龙驹镇白土镇熊家镇污水处理厂改扩建、明镜滩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等项目。加快推进江南(密溪沟)污水处理厂、何家岩污水处理厂等项目。竣工经开区高峰街道及鹿山场镇雨污分流、五桥等片区雨污水错接混接隐患整治、家庭厨余垃圾处置等项目。

加快推进节能降碳减排降耗。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强重点用能企业监测和重点行业节能改造,深化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建设,新创建市级以上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单位3家、市级以上绿色工厂2家。推动星级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比80%以上,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比26%以上加快推进李家坪、鹿鸣垭风电场建设,推进蒲叶林风电场三期前期工作。探索开展新田园区碳排放评价试点工作,支持碳捕集示范项目落地推广,鼓励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积极参与气候投融资,推动林业碳汇开发。实施节能、节水等“五项工程”,积极创建国家级节水城市。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鼓励绿色低碳产品消费。

(六)全力促进城乡融合,提升全域品质。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各类要素双向流动,加快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全力绘就城乡和谐共美画卷。

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建立健全“两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科学布局城镇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资源要素。实施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能级项目50个、市级城市更新提升重点项目13个,加快高笋塘滨江片区等6个城市更新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完成流杯池广场改造,改造提升城镇老旧小区95个。深入开展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新建口袋公园4个、劳动者港湾3座,新(改)建公厕6座、城区菜市场5个,新增城市绿地40万平方米、公共停车泊位1500个、城市道路59.7公里。实施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工程,新建海绵城市面积4.3平方公里,新建和改造城乡污水管网60公里。开工建设三峡智算中心,建成投用万州云智算中心,成功创建“双千兆”城市。力争创建成功全国文明城区。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落实全市“四千行动”,推进实施“五强工程”“三大行动”,巴渝和美乡村“达标村”创建率30%以上。继续保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户一策”精准落实帮扶措施,推动脱贫户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深化强村富民综合改革,组建发展“强村公司”,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超20万元的村实现全覆盖。大力推进乡村建设,建成农村公路150公里、农村道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100公里。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改造1000户,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行政村普及率、生活污水治理率分别达到85%70%。健全“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推广“院落主题日”,拓展“积分制”覆盖范围,创建市级乡村治理示范镇村3个。积极开展“三权”有偿退出和农业生产设施设备登记抵押改革试点工作,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市场化运行机制。做好对口支援和三峡后续工作,深化水利部定点帮扶和市级帮扶集团帮扶,打造鲁渝协作乡村振兴示范村镇4个以上。

(七)全力保障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持续办好民生实事,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实施就业创业提质增效工程,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在万就业创业,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高质量举办三峡人才节,深入实施“平湖英才”等引才计划,引育研究生以上高层次人才500名以上、技能型人才6000名以上、紧缺实用型人才1000名以上。持续做好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参保工作,确保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巩固在95%以上。健全监测救助帮扶机制,加大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关爱保障力度。实施基本养老覆盖、养老服务惠民等“六大计划”,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环境提升工程,支持鼓励适老化改造服务。持续深化全国第一批婴幼儿照护示范城市创建成果,完成1000个婴幼儿照护服务托位建设,基本建成城市15分钟婴幼儿照护服务圈。持续拓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应渠道。

推动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启动新一轮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南京沙龙路幼儿园、万全幼儿园,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完成万州中学附属小学、国本中学附属小学、新仪学校等建设,新增义务教育学位3780个。实施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中职学校扩容提质和达标行动,加快重庆三峡职院、重庆安全职院等在万高校扩容提档,推进重庆第二医学院筹建。全面落实“双减”要求,持续推进“区管校聘”改革,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持续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

提升医疗卫生综合实力。加快推进三峡医学中心、上海医院门诊及住院综合业务用房、三峡医专附属中医院江南院区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建设更多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特色专科、中医重点专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动疾控体系改革,持续推进“县聘乡用”“乡聘村用”改革,深入推动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和人员总量备案管理改革,加快推进建立基层横向紧密型医共体和区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制剂研发、生产。力争创建成功国家卫生区。

蓬勃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开展流动文化进基层、文化进万家等活动2000场。提升“三馆一中心”免费开放服务效能,新建一批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八个一”工作落地实施,深度挖掘三峡移民文化、红色文化,打造三峡移民红色基因研学中心,提升打磨《汉乐诗舞》《川江号子情》。加强长平、清平、武江机械厂等三线建设遗址保护利用。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积极争取举办更多国家级赛事,完成10个农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八)全力筑牢安全防线,维护社会稳定。坚持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增强底线思维,不断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确保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持续优化政府债务结构,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千方百计挖潜增收,确保综合债务率只降不增。深入推进“保交楼”收官行动,完成883套年度保交楼任务。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织密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网、社情民意收集网,推动信访突出问题及时有效化解。全面压实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责任,常态化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全力防范和坚决遏制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发生。深化三峡库区危岩地灾防治,加强地灾易发区、风险区等重点区域排查巡查和风险管控,全面提升自然灾害防御能力。

各位代表,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现代化新万州建设的重要一年,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区政协的民主监督,锚定目标、加压奋进,全力以赴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奋力谱写万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