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网 | |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发布
走进万州
投资万州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优化营商环境 > 政策文件 > 获得信贷
[ 索引号 ] 11500101MB1601940A/2022-00023
[ 发文字号 ] 万州府办〔2021〕67号
[ 主题分类 ] 金融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万州区金融办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1-10-29
[ 发布日期 ] 2021-11-01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万州区“1+5+N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行动”方案的通知

日期:2021-11-01 来源:万州区金融办
语音播报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万州区1+5+N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

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行动方案的通知


万州府202167


各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万州区1+5+N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万州区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标准

化建设指南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1029


万州区1+5+N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金融服务港湾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提升金融科技水平,增强金融普惠性要求,结合当前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民营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中心优化升级的基础上,启动万州区1+5+N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行动,为确保行动有序推进、取得实效,现结合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主导相结合、整体规划和因地制宜相结合、创新发展和风险防范相结合,在万州区推动1+5+N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行动落地,进一步拓展金融服务功能的深度和广度,增强市场主体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优化获得信贷营商环境。

二、工作目标

探索打造金融服务港湾公共品牌,以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为基础建设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把港湾打造为以金融服务为基石,联接街道等基层组织、小微与科创等企业、创投和孵化等机构的重要基层金融节点,引导金融机构下沉服务,实现差异化经营和本土化发展,叠加金融科技赋能和长短结合的政策支持长效机制,探索破除银企信息不对称梗阻,打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最后一公里,为提升城市金融治理效能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力争用2-3年时间,将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在万州区各街道、园区、商圈全面建设起来,将基层金融治理、政策宣传直达、信贷培育对接、综合金融服务和问题反馈解决等5大功能向区域全面延伸,基本建成标准统一、多向辐射、精准滴灌、高效便捷的融资服务体系,万州区金融服务实体、获得信贷营商环境居全市前列。

三、重点工作

(一)打造1批金融服务港湾

将原有的万州区民营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中心升级为万州区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贷续贷中心(以下简称万州区首贷续贷中心)。进一步做实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贷续贷中心功能,将其打造为缓解政企信息不对称的惠企政策直通车,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金融服务直通车,优化金融信贷营商环境的金融创新直通车。在此基础上,选择各街道、商圈和园区的部分银行营业网点为载体,建立标准化的金融服务港湾。(牵头单位:人行万州中心支行、区金融办,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万州经开区经济发展局)

(二)建设5大服务功能

万州区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以下简称万州区金融服务港湾)是万州区首贷续贷中心的延伸,具备更贴近市场主体的优势,主要有5大服务功能。一是基层金融治理功能。万州区金融服务港湾主办行要加强与辖区各街道、园区、社区党建结合,建立常态化联动机制,通过定期召开融资对接会、共同开展宣传活动等共同服务所在片区市场主体,共同落实包括金融在内的各项稳市场主体要求,消除基层金融服务的痛点”“堵点”“盲点二是政策宣传直达功能。对区域内重点企业实行清单化管理,由万州区金融服务港湾主办行明确港湾服务人员,定期将各项金融政策及相关产业政策、财政政策推送给企业。不定期组织开展进园入企活动,借助各种渠道加大对区域内企业的政策宣传力度。三是信贷培育对接功能。万州区金融服务港湾依托长江渝融通贷款码和对接监测系统,提供一码接入全市各家银行功能,实现市场主体融资跑多家银行到只需跑一家金融服务港湾。四是综合金融服务功能。依托万州区金融服务港湾为区域内的企业和社会群体提供融资融智一揽子综合服务,涵盖征信查询、政策解读、业务咨询、融资需求对接、企业开户及信息档案建立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融资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五是问题反馈解决功能。依托万州区金融服务港湾收集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在融资当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反馈给主办银行和人行万州中心支行。(牵头单位:人行万州中心支行、区金融办,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三)推出N个切实有效的护航政策

一是信息双向共享政策。向银行推送企业区级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定期向人行万州中心支行推送发展前景好、信贷需求强、信用记录好的民营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名单和需求信息,人行万州中心支行通过长江绿融通长江渝融通推送至辖区金融机构,为依法合规支持提供便利。向企业推送银行,人行万州中心支行联合产业部门和辖区金融机构制作金融服务宣传手册,将财政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和辖区各金融机构的民营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金融产品信息编制成册,为企业直观选取适宜产品提供便利。(牵头单位:人行万州中心支行、区金融办,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农业农村委、区商务委、区科技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工商联、区生态环境局、区交通局、区文化旅游委、区物流办、万州经开区经济发展局)

二是直接融资支持政策。研究出台专项政策,鼓励和引导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加强与优质股权投资机构合作,以区属国企为投资主体,力争与市级优质创投公司、股权投资机构合作设立专项子基金,充分发挥杠杆作用,以市场化手段助力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渝东新区等重点产业园区的创新发展,聚焦创新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引导、培育及上市。对注册在万州的科技企业,在沪深交易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在香港以及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除享受重庆市拟上市重点培育企业财政扶持政策外,区级给予拟上市重点培育企业资金支持。(牵头单位:区金融办、人行万州中心支行,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科技局、万州经开区财务局、万州经开区经济发展局、渝东新区)

三是财政风险补偿金政策。探索建立政担银保企五方联动机制,推动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信贷投放力度。积极推动区属政府性担保机构改革,完善其担保功能,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再担保等构成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增信分险作用,鼓励担保机构降低担保费率(牵头单位:区金融办、区财政局、万州经开区财务局、区金融办、人行万州中心支行,责任单位:区经济信息委、区农业农村委、区科技局、区国资委)

四是信贷供给支持政策。推动创建3-4个央行再贷款示范基地,用好用活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区内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信贷投放。引导金融机构结合万州区的市场主体行业资金需求特点,合理设置贷款期限,推广随借随还模式,创新开发货币政策工具+”专属金融产品。鼓励区内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贷款投放力度,重点增加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长期信贷支持。(牵头单位:人行万州中心支行、区金融办)

五是绿色金融协同发展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对接万州经济发展战略,打造长江上游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先行示范区,坚持一心六型两化路径,着力全域水质提升。将金融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着力点放在绿色产业链支持上,在循环产业培育、智能绿色交通发展、高端生物医药园区建设、数字新基建和绿色建筑等重点板块,引导金融深度介入。(牵头单位:人行万州中心支行、区金融办,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生态环境局、万州银保监分局)

六是金融风险防范政策。联合区法院、区公安局、区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加大对非法金融活动的监测力度,防范以普惠金融或互联网金融为名行非法集资之实的现象,严厉打击校园贷”“套路贷”“高利贷等非法金融活动,持续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开展银行账户涉赌涉诈风险防控和全民反诈宣传,提升群众识骗防骗能力,突出宣传出租、出借、出售和购买银行账户的违害和惩戒措施,提高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依法开立和使用银行账户意识。(牵头单位:人行万州中心支行、万州银保监分局、区金融办,责任单位:区法院、区公安局、区市场监管局、各街道办事处)

七是宣传培育辅导政策。依托万州区金融服务港湾,深入开展双亮活动,开展金融政策进园区、进社区、进商圈、进楼宇等四进工作。通过视频展播、展板展示、宣传资料发放等方式广泛宣传首贷续贷中心和金融服务港湾功能、职责和服务。定期针对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展知识沙龙讲座,提供税收、法律、企业传承等方面的专业咨询。加强对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金融政策培训,择优吸纳街道和社区青年志愿者到金融服务港湾服务。多方联合开展信贷、征信、外汇及跨境人民币、反洗钱、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宣传推广长江渝融通贷款码、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贷续贷线上服务平台。(牵头单位:人行万州中心支行、区金融办、万州银保监分局,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四、工作保障

(一)强化组织保障。建立人行万州中心支行、区金融办双牵头工作机制,负责万州区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行动的组织领导,明确阶段目标、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搭建沟通协调平台,抓好银行网点、部门、街道、商圈和园区的动员部署,做好组织宣传、树立典型和经验总结等工作,打造万州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新名片、新风尚、新引领。(牵头单位:人行万州中心支行、区金融办,责任单位:区发展改革委、区经济信息委、区农业农村委、区商务委、区科技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工商联、区生态环境局、区交通局、区文化旅游委、区物流办、万州经开区经济发展局)

(二)强化督查考核。建立三方联合统筹和督促检查机制,人行万州中心支行、区金融办通过系统检测、定期巡查、听取报告等方式,综合考察金融服务港湾运行成效,将金融服务港湾服务企业、宣传金融政策、开展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等运行情况作为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对工作成效明显的机构给予相关政策倾斜。主办银行应建立健全内部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负责人、当值工作人员考核评估机制,强化正向激励,确保其工作获得感。(牵头单位:人行万州中心支行、区金融办,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三)强化舆论宣传。充分运用各类宣传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相关政策信息、工作成效,宣传推广各金融机构和街道、园区的先进经验做法,打响万州区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行动的知名度,推动更多市场主体主动了解、主动参与,努力营造服务下基层”“政策送到家的良好氛围。(牵头单位:人行万州中心支行、区金融办,责任单位:各街道办事处)



附件


万州区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

港湾标准化建设指南


按照《万州区1+5+N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行动方案》,以现有银行营业网点为载体,在万州区各街道、园区、商圈建设标准化的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主要内容包括:

一、建设模式

辖区各街道、商圈和园区与银行共同确定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建设主办行,与其它银行形成合力,形成一对多包片服务架构。各主办行应在人行万州中心支行和区金融办的指导下,高标准推进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建设,助力辖区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

二、名称标识

原则上依托银行网点为载体建立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并实施编号管理。标识牌统一名称为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在银行网点专属服务区域悬挂统一标准的标识牌。标识牌式样标准由人行万州中心支行和区金融办共同确定。

三、标准概述

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建设满足十二个一标准:1块服务点标识牌;至少1名普惠信贷员;1个客户洽谈区;1本金融政策宣传手册;1本金融产品和服务手册;1长江渝融通贷款码;1张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贷续贷线上服务平台操作手册;1本街道(商圈、园区)对口联系名册;1本市场主体融资需求台账;1本市场主体融资培育台账;1张小微企业授权、授信清单;1个问题收集箱。

四、空间区域

银行网点安排专门空间区域,由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受理中小微企业开户,普惠小微、制造业升级及绿色转型发展等相关金融业务。在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客户洽谈区放置专题宣传资料和手册,包括金融政策宣传手册(涵盖但不限于信贷、征信、外汇及跨境人民币、反洗钱政策)、金融产品和服务手册、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贷续贷线上服务平台操作手册,电子屏滚动播放宣传信贷、征信、外汇及跨境人民币、反洗钱等金融政策,并设置问题收集箱和投诉电话,受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相关咨询和投诉。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配置个人征信自助查询机等便利化硬件设施。

五、对残疾人、复员转业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开辟绿色通道

在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以及网点营业大厅醒目位置,设置残疾人、复员转业退役军人绿色通道的提示标志。设置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和低柜柜台,方便轮椅客户不起身即能办理业务。在有条件的金融服务港湾配备会手语的工作人员,协助有听力障碍的客户办理业务。

六、实行首问负责制

银行网点大堂经理要为前往万州区金融服务港湾的客户做好引导。对前来询问、办理有关融资业务的客户,金融服务港湾当值工作人员应为客户提供快捷、周到的服务,不允许对客户的询问向外推诿或不予答复等情况发生。登记受理融资服务申请的当值工作人员作为首问负责人,应承担融资业务全流程的服务责任,负责受理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业务(含首贷及续贷)申请材料,指导企业在长江渝融通等线上平台填写申请信息或指导企业收集完善贷款申请材料。加强万州区金融服务港湾当值工作人员和网点大堂经理的培训,提升轮班当值人员政策解读、业务办理和服务引导能力,落实好首问负责制。

七、推广长江渝融通贷款码和首贷续贷中心线上服务平台

在专门服务区域和醒目位置张贴统一样式的长江渝融通贷款码宣传海报,推广企业融资一码贷,打造永不下线的银企对接会。加强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首贷续贷中心线上服务平台的宣传推广,充分发挥线上线下两个阵地作用和品牌效应,加强金融、产业、财政政策,以及政策性信贷产品、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线上集成和推广运用。

八、建立结对互助机制

和街道、商圈、园区结对互助,建立专门的对口街道(商圈、园区)联系薄和融资对接台账,做好融资需求搜集和跟进提供金融服务等工作。在商圈、园区、专业市场、楼宇产业园的醒目位置摆放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服务牌,服务牌的型号、样式由人行万州中心支行和区金融办共同确定,至少包括金融服务港湾双向联络员的姓名、联系方式、所属单位及单位地址等。由街道、商圈和园区落实专人积极配合银行开展金融港湾服务,从融资需求收集、首贷续贷中心宣传、政银企平台搭建、重难点问题调研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探索报税专管员配合支持机制。街道、商圈、园区、市场监管、税务、社保等各级行政服务窗口将首贷续贷中心和金融服务港湾宣传资料纳入办结反馈资料包。

九、定期开展培育宣传辅导活动

定期针对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开展知识沙龙讲座,提供税务、法律、企业传承等方面的专业咨询。搭建社区平台,开展普惠小微企业产品销售内购会,助力企业培育和发展。加强对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的金融政策培训,择优吸纳街道和社区青年志愿者到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驻点服务。形式多样地开展信贷、征信、外汇及跨境人民币、反洗钱、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知识宣传普及活动,普及长江渝融通贷款码和首贷续贷线上服务平台。

十、社区化、网格化推进金融服务

以民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服务港湾为中心,通过网格化运作,依托街道、社区、园区、商圈、楼宇、专业市场等平台,在市场主体集中的地方搜集入驻企业融资需求并安排专人上门对接,指导企业运用长江渝融通现场申请贷款。加大个人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性贷款产品的社区宣传力度,指导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残疾人、复员转业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农民工、网络商户等通过线上便捷渠道申请个人创业担保贷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