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网 | |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发布
走进万州
投资万州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万州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公告 > 年度报告 > 2022年度

重庆市万州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

日期:2023-06-02 来源:区委编办
语音播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10177847301XE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万州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万州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办理辖区内结婚、离婚证件和补办婚姻证件;提供婚姻咨询和服务工作;做好婚姻档案管理、统计、分析等工作。

重庆市万州区太白岩107号

法定代表人

王红

开办资金

8.44(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万州区民政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65

19.94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执行。

2022年,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在区民政局党委的领导下,统筹做好了婚姻收养登记、疫情防控等相关工作,取得较好成效。现将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培根铸魂,围绕“核心”抓牢党建工作 婚姻登记处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统筹做好了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深化基层党建“六项行动”,注重党员学习教育、思想引导, 切实做到了党建工作年初有计划、年中有分析、年末有总结,营造了良好而浓厚的学习氛围(全年实现了“学习强国”APP党员全覆盖、参学率和活跃度均为100%、人均学习总积分40108.36、人均学习日积分33.45,在民政系统名列前茅)。 二、为民爱民,围绕“初心”干好业务工作 (一)婚姻登记 一是依法依规为民服务,开展婚姻登记工作。婚姻登记处严格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持续推进智慧婚登,规范婚姻登记操作流程,有序进行在线实时登记。2022年,共办理婚姻登记19227对,其中结婚登记7164对,离婚登记2958对,补领结婚登记3855对,补领离婚登记776对,离婚申请4474对,登记合格率为100%,有效投诉率为零。 二是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实施跨省通办。婚姻登记处认真开展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和“全市通办”试点工作,借助大数据的优势,及时更新婚姻登记办事指南等相关内容,多形式、多渠道加强政策宣传和政策解读,让数据为爱“多跑腿”,让民生服务插上“数字化翅膀”,让婚姻登记当事人感受到技术变革带来的“制度红利”,切实解决了部分双方皆为外地户口但在万州区经商、工作人群的结婚难题,为他们在万州区落地生根、共同为万州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打下了基础。2022年,跨省办理结婚登记11对、离婚登记11对、申请离婚13对,跨区办理结婚登记175对、离婚登记28对、申请离婚56对。 三是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处理历史错误登记。 按照《关于妥善处理以冒名顶替或者弄虚作假的方式办理婚姻登记问题的指导意见》(高检发办字〔2021〕109号)规定,婚姻登记处在区民政局的指导下主动与区法院、检察、公安等部门及时沟通,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提交案件线索4件,根据公安相关证明材料、检察建议书和司法建议书撤销变更原镇乡办理结婚登记6件,其中1件案例被万州区法院作为典型案例上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 (二)收养登记 自《民法典》实施以来,婚姻登记处及时启用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熟悉登记操作流程,严格登记审批程序,每一件收养登记均须经过办事人员初审、登记处主要领导和区民政局相关科室长审查、区民政局分管领导审批。婚姻登记处严格按照市民政局关于印发《重庆市收养评估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渝民发〔2021〕9号)要求,通过比选程序,委托第三方机构万州区明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施收养评估工作,同时加大监督、管理和指导,规范收养评估工作,切实保障被收养人的合法权益。2022年,全年办理收养登记2件,撤销收养登记1件,登记合格率达100%。 (三)档案管理和数据完善 我处婚姻收养档案实行纸质和电子档案双管制,专人负责,婚姻档案实行当日分类立卷归档;有序开展对已补录历史档案错误信息的纠正、回填和完善。2022年,全年已完成核验历史数据78527条,补录4908、修改3527条,确保婚姻档案信息准确完整。为相关部门和婚姻当事人查阅档案提供方便,与公安、法院、检察院和档案馆等部门共享婚姻信息。2022年,共为公检法等部门查阅档案共965件,给相关部门书面回复50余件,为婚姻当事人查阅档案400余件。 (四)婚俗改革和婚姻家庭辅导 我处制定了婚俗改革实施方案和细化任务措施,按要求持续推动婚俗改革工作: 一是努力营造幸福和谐的婚姻文化氛围,在结婚登记大厅、候登区和颁证室的醒目位置,打造婚俗改革文化墙,张贴婚俗改革宣传海报和宣传图画,向婚姻当事人推广“让爱连线 幸福万家”重庆婚姻幸福热线,为离婚当事人发放《小别离》读本。 二是建立特邀颁证员颁证制度,设立结婚登记颁证室,在当事人自愿前提下,开展免费结婚登记颁证服务,大力宣传婚俗改革新风尚,免费颁证服务317对,举行集体颁证2次。 三是以“一室两站”为服务平台,倡导文明和谐新风,持续开展“家和计划”借助社会工作方法为手段,有序推进“家和—婚俗风尚”之“文明新风传万家”“家和—和谐引领”之“和美新风进万家”“家和—幸福养成”之“幸福新风润万家”主题活动,积极宣传正确婚恋观、婚育观,促进家庭和谐,弘扬家庭美德。 2022年,开展2022年“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1次,将《民法典》婚姻家庭篇相关内容制成宣传展板21块、宣传横幅2条;向婚姻当事人分发宣传资料820余份,婚事简办倡议书637份;举办2023年的万州区“金婚庆典”活动1次;开展社区活动5场,主题活动2场、特色服务1次,其中文明婚俗宣传类、夫妻相处之道、家庭文化建设类宣传3场;调解离婚36例,深入挖掘个案1例;配合区妇幼保健院开展婚育健康知识宣传,制作宣传横幅2幅、宣传展板11块,发放宣传资料12695份;提倡自愿婚检,共计参检9032人、婚检率65%。 (五)新时代文明实践 按局党委安排部署,婚姻登记处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城区创建等志愿服务;抽调2名党员前往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区直机关工委党员突击队,服务全区疫情防控工作。2022年,开展以“情系雷锋日,巾帼绽芳华”和“保护母亲河,展青春风采”等为主题的文明城区创建志愿服务5次,下沉社区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16次;全区社会面管控期间,就近下沉12人,指定下沉2人,每人9天;11月17日至12月2日,抽调1人前往区疫情防控指挥部,配合流调组不分昼夜开展流调工作共计16天;8月23日至12月4日,抽调1人加入区直机关工委党员突击队,在做好原单位和暂借局机关科室本职的工作的同时,配合高铁医护人员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共计3月余;被区民政局推荐参与万州区“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评选活动1人。 (六)信息报送工作 婚姻登记处严格按“1+N”模式,主动挖掘工作中的亮点,及时提炼、总结并报送相关宣传信息。2022年,完成区委办约稿5篇,区府办约稿2篇,党史学习教育信息约稿1篇(编入万州区党史学习教育先进典型选编《前行》),其他信息报送36篇(其中2篇被区政务办公众号推送,1篇被区妇联公众号推送),报送市民政局政策理论研究1篇(获全市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二等奖);依托“家和计划”有序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家风传承教育系列活动,其中活动宣传信息,被《重庆晨报》上游新闻报道1次、重庆晚报报道1次、重庆市婚姻收养管理中心采用信息4篇次、万州区委宣传部文明万州报道3次、三峡都市报报道8次、万州电视台报道2次、看万州APP报道14次、明爱公众号推送15篇次。 三、态度坚决,围绕“决心”推动巡察整改 (一)巡察整改 婚姻登记处高度重视、诚恳接受、全面认领,始终以最坚决的态度持续推动六届区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并按局党委要求,及时上报整改台账和巡察整改报告,打表推进学习宣传氛围不浓、部分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不够好和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用力不足等问题整改,取得一定成效。 经整改,一是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契机,营造了浓郁的学习宣传氛围;二是已理顺婚姻登记和婚姻服务关系,缘友婚姻服务中心已搬离婚姻登记处办公大院,独立开展业务;三是已接受区民政局统一安排的内部审计,为进一步加强财务监管,已整改婚姻登记处与缘友婚姻服务中心经费混用的问题,完成《财务管理办法》等8项制度修订;四是积极主动向区政府争取经费,2022年已解决经费10万元,并从明年起10万元经费纳入年初预算;五是向区委编办争取编制和编外用工指标,经多方争取区编委拟同意增编3人,并经区委组织部同意提前招录1人;六是在区政府和区民政局的高度重视下,对接区发改委和区政务服务办,我处已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南迁单位之一,并实地察看划拨的服务场地及内部规划设计情况(规划总面积:1000平方;大厅:420平方),预计2023年完成入驻;七是经规范,婚姻服务中心代书离婚协议系市场行为,与婚姻登记处无关,且今年未收到群众相关举报。 (二)行风建设 一是我处以巡察整改为契机,持续开展行风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影响发展环境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制定《加强婚姻登记机关行风建设的工作方案》,编制并公开婚姻登记办事指南,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巾帼引领示范作用,按照“民政为民,民政爱民”服务理念,依法行政,热情服务,打造“党员示范岗”和“巾帼文明岗”,全体党员佩戴党员党徽,亮出身份,全体职工统一着装,挂牌上岗,优化流程,转变作风,努力提高办事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二是加强婚姻登记员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团结、协助、和谐、奋进”的婚姻登记队伍,注重政治和业务培训,抓好素质、质量和效率“三提升”,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各项规章制度。 三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出网上预约、延时服务、错峰登记、节假日预约登记等服务机制,积极应对婚姻登记高峰时段,最大程度地便民利民。 四是开辟绿色通道,为现役军人和年满7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无等候优先办证服务;为残疾、生病等特殊婚姻当事人群提供优先便捷办证服务,离婚登记员主动从2楼转至1楼为特殊婚姻当事人办理离婚相关手续,用实际行动把温暖沁到婚姻当事人的心坎上。 五是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守各项规章制度,全程执行零收费,全年未出现乱收费或者变相收费和婚俗改革工作负面舆情。 四、常抓不懈,围绕“放心”做实疫情防控 (一)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二十条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之前 婚姻登记处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政策,一是实施预约、限量、分时办理,实行先预约后办理和错峰登记;二是做好口罩、消毒液、红外自动测温等防疫物资储备工作,每日早晚各1次对婚姻登记服务场所室内外进行消毒;三是始终坚持关口前移,增强门卫防控力量,严查行程码、健康码、场所码、口罩佩戴情况和实时体温,妥善处理13例红码、337例白码及弹窗,帮助201名外地返万未报备的当事人通过社区报备二维码进行了报备,确保了婚姻登记服务场所“零感染”。 (二)落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公布二十条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之后 一是实行登记总量控制,采取网络和电话预约的方式,根据区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每日办理的登记总数不超过170人;二是实行分时段登记,缩短现场办理时间(压缩时间3~5分钟),原则上婚姻登记服务场地内当事人不超过30人,结婚每小时不超过12对,离婚每小时不超过6对;三是为因疫情影响造成离婚冷静期超期的5对婚姻当事人,进行了延期办理婚姻登记;四是积极引导婚姻登记当事人缓办婚事;五是提升自身防护等级,倡导干部职工实行“两点一线”闭环管理。 (三)落实“新十条”之后 一是加强人员内部管理,要求单位全体职工继续落实离万审批要求,做好个人防护、疫苗接种,加强自我健康监测。二是强化办公区域防控,认真做好来访人员、车辆的询问登记工作,严格落实测体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三是优化预约、限量、分时办理举措,减少办事大厅人员聚集;早晚定期开展环境消杀,时刻保持办公区域空气流通;实行分餐制,引导全体职工有序就餐。在全市疫情高峰期间,切实做到了婚姻登记服务工作不间断、不停摆,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及时回应了婚姻登记当事人的服务需求。 五、慎始如终,围绕“细心”完成其他工作 一是婚姻登记处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研究并制定应对登记高峰期、突发事件、特殊登记日期、高温降暑和疫情防控等应急预案,每月定期组织研判本单位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强化单位“日周月”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及时修订并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台账,安排专人每日检查单位安全,并填写《安全检查表》。 二是婚姻登记处严格遵守值班制度,在国家重要节日、重大会议(含市级、区级)期间坚持24小时专人值班领导带班制,并按要求做好了值班记录。 三是婚姻登记处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培训工作,邀请专业培训人员,进行了3次消防安全培训,开展了2次消防应急演练,排查了消防安全设施设备,及时更换了失效安全设施。 四是完成民政局党委交办的其他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有效期自2020年4月7日至2025年4月7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谭善耀  联系电话:177****6461  报送日期:2023年05月2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我要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