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网 |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网 | |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经开区 >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新闻中心 > 企业信息

聚力打造投资兴业“沃土”

日期:2021-09-10 来源:万州时报
语音播报

                             

我区全力营造“包容普惠创新”的营商环境


  

重庆雷士照明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记者 解书睿 王晨旭 文/图

市场经济大潮下,哪里营商环境好,人才就往哪里走,资金就向哪里流,项目就在哪里建。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紧紧抓住营商环境建设这个“牛鼻子”,着力引人才、强载体、搭平台,扎实推进包容普惠创新,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增强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厚植“梧桐树”,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前不久,具有“行业集聚、产业协同、人才汇集、创新培育”四大核心功能的重庆三峡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成开园,首批入驻的区内外人力资源企业达到24家,并成功获评市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

走进位于高铁片区的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入口处的电子大屏引人注目,万开云劳动力就业分布情况、万开云三地返乡就业创业人数、企业行业分布等实时大数据一览无遗。

“我们通过实时收集掌握万开云劳动力需求状况,让入驻园区的人力资源企业信息共享,促进供需对接,帮助求职者尽快找到合适岗位,让用工单位招到满意人才,实现人岗匹配,助推万开云人力资源产业发展。”重庆三峡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负责人表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万州以创新思维招才引才,既用活用好大数据,源源不断汇集人才信息,更厚植“梧桐树”,让人才真正引得进、留得下。

今年4月以来,全区分批次开展实施“优才计划”,以引进“高精尖缺”人才为目标,从全国各地成功引进高校医学类全日制博士生7名、硕士生5名,食品管理科学研究生2名,还提前储备了大量教育、医疗卫生等行业领域人才。

在科技人才培育方面,计划增补第六届区级学术技术带头人30名、第二批区级创新创业示范团队16个,储备重庆“英才计划”人才和团队资源。

同时,万州通过完善“平湖英才”计划、健全人才服务和评价体系,持续吸纳集聚各行业各领域高层次人才,为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科技、职称评审、医疗等11项“一站式”服务,畅通特殊人才职称评价“绿色通道”。

此外,出台政策支持各行业开展“科创沙龙”专项活动,对各行业主体邀请相关领域知名科技领军人才开展“科创沙龙”给予专项支持。

一系列招才引才、留才用才的“组合拳”,向各类英才伸出橄榄枝,吸引他们扎根万州施展才华,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战场上建功立业。

打造孵化平台,点燃科技创新“引擎”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万州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平湖大地上,以企业为主体集聚创新要素,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渝创渝新·创响万州”创新创业大赛已连续举办四届,每次都吸引了来自达州、开州等周边地区的数百个项目报名参赛,营造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双创”氛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增添了新活力。

“通过创新创业大赛,让思想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不仅能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实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而且能更大地激发社会各界的创新创业热情。”区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说。

大量的科技创新人才,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让万州科技创新工作如虎添翼,发展渐入佳境。

今年上半年,全区充分发挥21个国家级、市级孵化平台功能,实现科技孵化平台孵化企业(团队)35个,在孵企业(团队)324个。同时,大力推进“重庆三峡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提质扩容,引导支持相关企业积极申报市级星创天地、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孵化平台。

据了解,万州还全面启动“环重庆三峡学院创新生态圈”创建工作,在百安坝文教板块,依托高校的科学优势、人才优势、科技成果等创新资源,建立人才智库、双创孵化、成果转化、设计创意等创新创业平台,不断提升在万高校科技创新孵化能力。

在打造科技创新高地过程中,全区积极推进万州产业技术研究院、重庆生猪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导支持金龙集团创建市级技术创新中心、中科金龙金属材料开发有限公司创建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区地质环境监测站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创建市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坚持内外兼修,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功能

为做好包容普惠创新这篇大文章,万州一边用心练好招才引智、科技创新、市场开放、公共服务等内功,一边修炼提升交通、城市等基础设施“硬功”。

围绕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一张气势恢宏、外联内畅的交通大网,正在平湖大地纵横密织、不断延伸。

渝万城际和万达万利“一高两普”相聚于此,在建的郑万高铁、渝西高铁、渝万高铁、成达万高铁等加快推进,将实现1小时到重庆、宜昌,2小时到成都、西安、襄阳,4小时到郑州,6小时到北京、上海。

万州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再次突破100万人次大关,改扩建工程如火如荼推进中,建成后停机位将增至16个,“十四五”期末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250万人次。

港口形成了南岸以新田作业区为主、北岸以桐子园作业区为主,两个承担着不同功能的南北双枢纽,成为川、陕、湘、鄂、渝地区物资经长江外运最便捷的水运通道。

公路实现了到周边接壤的5个区县一小时通勤,80公里的城市外环2023年将全面建成。

依托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以及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开放平台,万州打通了连接世界的物流大通道,东西南北方向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正源源不断汇聚而来。

随着基础设施加快完善,万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承载力和竞争力全面提升,营商环境上档升级,吸引了更多企业前来投资兴业,助力万州在投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中,谱写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我要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