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五桥街道办事处关于印发《五桥街道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万州区五桥街道办事处
关于印发《五桥街道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万州五街办发〔2021〕1号
各村(居)委会,辖区各企事业单位,街道各办、所、站、中心:
《五桥街道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实施方案》经领导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万州区五桥街道办事处
2021年1月6日
五桥街道推进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五桥街道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以下统称“五进”),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公众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整体安全水平,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的安排部署,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社会共治,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从安全认同、安全意识、安全行为等方面,推动安全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加强公益宣传,普及安全知识,培育安全文化,筑牢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二、总体要求
三个目标:安全理念牢固、安全氛围浓厚、安全行为自觉。
实现五有:宣传有阵地、工作有队伍、学习有资料、培训有实操、文化有载体。
三、任务措施
(一)安全宣传进企业。
1. 目标任务:企业负责人亲自参与、安全培训全员覆盖、安全责任入脑入心、安全风险明明白白、安全规章严格遵守。
2. 工作措施:
(1)规范日常安全教育培训。企业要将安全宣传教育纳入企业年度工作规划,与生产经营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明确专兼职安全宣传人员和职责;健全安全培训制度,创新培训形式,落实新员工安全生产三级教育,并将安全教育作为企业班前会、月度例会、生产经营会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固定议题;企业负责人带头讲好安全课,经常性组织员工、家属观看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
(2)加强安全风险辨识警示。在厂区(车间)显要位置设置安全宣传栏、安全宣传标语、安全警示标识,在操作岗位张贴安全风险提示、安全操作规程、应急处置措施,组织员工开展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和应急处置演练,切实让每一名员工弄明白“安全风险有哪些、安全操作是什么、发生危险怎么做”。
(3)根植隐患排查治理文化。以落实“日周月”隐患排查制度为抓手,分级做好安全隐患班组“日排查”、部门(车间、工段)“周排查”、经理(厂长、矿长)“月排查”;建立健全隐患排查举报奖励制度,设立举报平台,制定奖励措施,评选隐患排查治理能手,使隐患排查治理成为企业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4)丰富安全文化活动。以“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安全文艺创作比赛等安全宣传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故事演讲、安全法规宣讲、安全经验交流等活动。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将安全理念渗透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使安全理念、安全制度、安全行为、安全环境有机统一。
(5)强化行业指导和互动。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将企业安全宣传教育开展情况作为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推动企业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推动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安全宣传教育示范企业;邀请新闻媒体走进企业,宣传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支持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曝光安全隐患和违法违规行为;鼓励与企业共建共享安全教育体验场馆,满足本行业企业安全培训需求。
牵头单位:经发办、应急办;落实主体:各生产经营单位;配合单位:五桥街道其他负有安全监管责任的办、所、站、中心。
(二)安全宣传进农村。
1. 目标任务:安全宣传进村入户、安全常识扫盲补漏、宣传形式精准有效、高危人群重点关怀、民俗活动深度融入。
2. 工作措施:
(1)充实乡村安全宣传队伍。充分发挥乡村干部、安全网格员、灾害信息员、科技志愿者、科普信息员等在农村安全宣传中的主力军作用,充分调动挂职干部、大学生村官、支教教师等参与安全宣传的积极性。鼓励支持民办文艺团体、农民业余文艺队创作安全文艺作品,开展群众性安全文化创演活动。
(2)丰富乡村安全宣传形式。利用“村村响”广播、惠民电影、流动科技馆等方式,开展安全科谱宣传;向农户发放、张贴“安全提示卡”“安全宣传挂历”“平安是福海报”等农村喜闻乐见的安全宣传品;在公共场地、人群聚集地设置安全宣传橱窗,悬挂(粉刷)安全标语;村(居)民委员会开设安全咨询台,摆放安全资料架和安全体验设备,定期举办讲座、院坝会、应急演练等活动,组织居民开展安全技能培训和演练。
(3)结合乡村民俗文化建设。将安全宣传与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创建工作相结合,与农闲、节庆、集市、庙会、红白喜事等民俗活动相结合,抓住利用农民工进城、返乡等重要时机,使安全宣传接地气、有生气。
(4)关怀高风险人群。针对务工青壮年、农村留守老人、儿童、妇女和孤寡、智残障等不同对象,开展精准化安全宣传和咨询服务,有针对性普及各类灾害应对和建筑施工、道路交通、水上交通、防溺水、防火灾、防地灾、有限空间作业等方面的安全知识。
牵头单位:应急办;落实主体:各村(居)民委员会;配合单位:财政办、农服中心、规环办、经发办、社服中心、文化服务中心、民政和社区事务办公室、五桥派出所等。
(三)安全宣传进社区。
1. 目标任务:安全宣传人人参与、安全元素随处可见、安全文化丰富多彩、安全培训实实在在、安全行为养成习惯。
2. 工作措施:
(1)加强社区安全宣传力量。建立社区专兼职安全宣传员制度,从村(居)民委员会、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等单位组织中,选取熟悉社区和居民状况的人员,担任安全宣传员、监督员,鼓励社区党员、退休职工、教师等加入安全宣传志愿者队伍;发挥社区内医院、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应急力量、社区安全网格员在安全宣传中的作用,推动建立社区安全宣传教育制度体系。
(2)加强社区安全宣传阵地。指导社区利用社区报墙、LED屏、宣传栏、微信群等载体,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教育、火灾、地震等群众性应急演练,普及居民用火、用电、用气、消防及急救与逃生等日常安全知识,提高社区居民安全生产的参与度和自救互救能力;加强社区安全文化场所建设,将安全宣传元素充分融入公园、广场、商圈、应急避难场所等公共场所,打造安全文化主题公园、主题广场、主题餐厅等;推动建设一批灾害事故科普宣教和安全体验基地,丰富应急避难场所内容和设施功能,将安全元素充分融入社区公园、广场等。
(3)加强安全公益创作投放。策划创作寓教于乐、通俗易懂的安全宣传短视频、公益广告、动漫作品、海报、挂图、安全手册等投放到户外电子屏、社区微信群、宣传栏等,营造浓厚安全氛围。鼓励开展群众性的安全文化创作活动。
(4)开展主题宣传和示范创建活动。结合社区实际,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世界气象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全国科普日等节点,开展安全宣传教育、隐患排查治理和灾害应急演练等活动;积极参与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重庆市安全发展示范乡镇创建工作,努力改善社区安全基础条件。
牵头单位:应急办;落实主体:各村(居)民委员会;配合单位:财政办、农服中心、规环办、经发办、社服中心、文化服务中心、民政和社区事务办公室等。
(四)安全宣传进学校。
1.目标任务:安全课堂规范常态、师资力量专业专职、安全文化浸润心灵、家校互动安全延伸、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2. 工作措施:
(1)做实课堂安全教育。按照《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和《重庆市学校、幼儿园安全教育常态化实施方案》,丰富学校安全教育资源,加强专业师资力量培训,完善安全教材和安全读本,推广安全教育示范课,开展安全文化创作,推动学校安全教育常态化,保证足够的安全教育时间。
(2)织牢校园安全防控网。定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将安全宣传纳入平安校园创建内容;指导学校建立完善事故灾害处置预案,健全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处置和部门协调机制;加强校园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宣传月”等活动,深入开展安全宣传进学校活动,积极传播安全生产知识;指导各学校、幼儿园积极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演练”“火灾、地震等疏散逃生演练”“应急逃生漫画比赛”“防溺水教育”等活动,让广大师生充分认识、自然灾害、日常生活、出行和社交中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了解发生地震、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该怎样紧急避险、有效自救、有序撤离和安全疏散,最大限度地保障自己和他人生命安全,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
(3)搭建安全教育平台。在学校宣传栏、校报校刊、黑板报、校园网和“两微一端”等平台设立安全宣传专栏,用于安全知识传播和互动交流;鼓励学校设立安全体验教室、校园安全文化角;建立家校互动,利用家长交流群,发放学生安全提示。
(4)加强社会合作。加强学校之间以及学校与应急、消防、社区、社会机构的联系,结成安全互助对子,共享安全教育资源;聘请“校外安全辅导员”,开设安全知识微课堂、移动课堂等活动;在各旅游景区建立安全科普基地,积极推动建设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鼓励与民办教育机构、旅行社合作开发安全科普拓展课程,开展安全文化夏(冬)令营、研学等活动。
牵头单位:民政和社区事务办公室;配合单位:财政办、农服中心、应急办、平安办、文化服务中心、派出所等;落实主体:五桥街道辖区各类学校和幼儿园。
(五)安全宣传进家庭。
1. 目标任务:安全理念深植家风、家庭风险会辨能防、逃生技能熟练掌握、应急物资家庭常备、邻里安全共治共享。
2. 工作措施:
(1)提升家庭安全素质。将家庭安全宣传教育融入“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创建活动中;推广家庭安全方面的伦理道德标准和价值观,扬安全家风,立安全家规,培育家庭安全理念;开展“我把安全带回家”“给爸爸妈妈的安全家书”等邻里联谊和家校共建活动。
(2)普及家庭安全常识。编印发放家庭应急避险手册、居家安全知识手册、安全知识入户卡、安全挂历等宣传资料;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机顶盒、电梯宣传屏(栏)等平台宣传普及家庭安全常识。
(3)培养家庭应急技能。广泛开展“做安全明白人”活动,提倡健康的家庭安全行为,培育良好的安全生活习惯;围绕家庭装修、用电用气、体育运动、旅游出行等常见家庭安全事故,学习如何识别家庭安全隐患、掌握必备的应急避险逃生技能,不断提升家庭和邻里自救互救能力。
(4)加强家庭安全保障。制定家庭常备应急物资指导清单,引导家庭储备简易应急物资,鼓励有条件的家庭配备应急安全包、灭火器、逃生绳、防烟面罩等物资;提倡家庭在安全教育、安全保险等方面的投入;社区、物业管理单位定期与消防、电力、燃气等单位协作,进家入户检查并排除相关设备设施安全隐患。
牵头单位:应急办;落实主体:各村(居)民委员会;配合单位:经发办、文化服务中心、民政和社区事务办公室、平安办等。
四、工作要求
五桥街道各负有安全监管责任的办、所、站、中心、 各村(社区)要充分认识安全宣传“五进”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措施,科学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统筹开展好本地、本单位主管行业领域“五进”活动,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行动。
(一)强化督查,确保实效。各单位要按照“制定硬性指标、建立示范点、全面推广实施”的工作思路,广泛开展安全宣传“五进”工作,力争把每一进做实、做细、做出成效,积极开展“五进”示范点建设,各单位在开展“五进”活动过程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全面掌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督导。
(二)整合资源,形成长效。要推动建立五桥街道各单位、社会力量参与的安全宣传“五进”协作机制,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要围绕阶段性任务和季节性安全风险,定期策划安全宣传主题和内容,增强安全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围绕实施全民安全素质提升工程,加强政策支持、人员配备和经费投入,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安全宣传,拓宽社会化、市场化筹资渠道,为开展安全宣传“五进”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