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河镇简介
李河,地处长江北岸、万州区中西结合部,位于铁峰山脉和葵花山脉之间,原为大五、石马,后因镇政府驻李家河而得名,2004年由原高升、李河两镇合并而成。东邻高梁镇,南接柱山乡,西连分水镇,北接开州区岳溪镇,距万州区政府驻地19千米,全镇幅员77.17平方公里,辖14个村和3个社区,城镇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总人口3.62万人。先后荣获市级文明镇、市级小企业创业基地、市级农产品加工基地、市级优秀绿化小城镇等称号。2023年纳入“区级中小企业集聚区”规划建设。
李河区位优势突出,是历代交通物流要地。万梁古驿道横穿全境,古为荆楚吴越之域入蜀到川西的必经之地、重要的陆路大通道——“西大路”途径此地,有官驿与商驿站点——石马铺、佛寺铺,达万铁路、渝万客专、渝万高铁(在建)途经境内,G318国道、G42沪蓉高速高梁至分水连接道(规划中)横穿全境,分别距离G42沪蓉高速分水和高粱入口17公里、8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李河营商氛围浓厚,是中小企业集聚之地。拥有“万州区中小企业集聚区”和“李河福寺农副产品加工园”两大平台,机械制造、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再生资源利用“四大支柱”产业蓬勃发展。现有企业356家(其中:工业企业45家、规上企业6家、“四上”企业8家、“小巨人”企业2家),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亿元,增速8%;工业总产值1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01亿元,规下样本企业营业收入3.4亿元,限上贸易销售额3.5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512元,实现一般公共预算558万元。围绕“土、特”做文章,以加工为牵引,培育“万洲牌牛肉干”“七里香稻”“天地红萝卜干”“洞沟腊肉”“棕花泡菜”等5个本土农产品品牌,带动群众增收,烧烤、土鳝鱼远近闻名,202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327元。
李河追梦砥砺前行,是美好生活佳境之地。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市委“两大定位”、发挥“三个作用”、打造“六个区”工作要求,锚定“3710”改革发展总体架构,聚焦“三扩三提三优”,紧扣“132”发展布局和“2213”发展目标,突出“稳进增效、改革创新、除险固安、强企富民”工作导向,深化落实“十大行动”,积极争当乡镇中小企业发展“排头兵”,加快建设“产城融合,宜居宜业”新李河,全面推动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办公时间:上午9:00-12:30、下午2:00-6:00(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
联系电话:023-58307208
坚持乡镇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的基本职能,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推动乡镇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上来,转移到做好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工作上来,转移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公共环境上来。
(一)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二)强化经济发展职能。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规范市场秩序,为各类市场主体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激发市场、社会的创造活力。强化产业引导,科学编制发展规划,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推进扶贫开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三)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加快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劳动就业、基本医疗卫生、公共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扶贫济困、法律服务等社会保障体系。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统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
(四)强化公共管理职能。加强村镇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强化城镇和村容村貌管理。健全重大社情、疫情、险情等公共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机制。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信访工作,建立调处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五)强化公共安全职能。加强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生态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推进基层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执法保障机制,增强执法监管能力。
基层治理综合指挥室。主要负责“一中心四板块一网格”基层智治平台日常管理、公文处理、机要保密、档案管理、印章管理、电子政务、政务公开、政务值班、重要会务、公务接待、公共节能、车辆管理、后勤保障等职责。
党的建设办公室。主要负责基层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指导协调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负责基层宣传、意识形态、网络安全、互联网宣传和信息内容管理工作,规划、部署、督查本级干部的理论学习,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负责基层统一战线工作和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干部人事、机构编制、老干部工作。
经济发展办公室。主要负责经济发展、农业农村、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公路管理、财政管理、经济社会统计等领域工作。
民生服务办公室。主要负责民政、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健康、医疗保障、住房保障、物业管理、新时代文明实践、退役军人等领域工作。
平安法治办公室。主要负责平安综治、信访稳定、应急管理、消防救援、人民武装、行政执法等领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