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茨竹乡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茨竹乡2025年防溺水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万州区茨竹乡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茨竹乡2025年防溺水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茨竹府发〔2025〕28号
各村(居)委会,各办(室、中心、大队),各乡属单位:
《茨竹乡2025年防溺水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已经乡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重庆市万州区茨竹乡人民政府
2025年6月17日
(此件公开发布)
茨竹乡2025年防溺水安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扎实做好我乡预防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溺水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按照区委、区政府防溺水工作会议精神和工作安排部署,结合我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按照“属地管理”要求,切实强化责任落实,采取综合措施,形成联防联动机制,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坚持以预防溺水教育为核心,以全乡水域为重点,全面清查并彻底消除假期学生游泳等安全隐患,坚决杜绝溺水伤亡事故发生。
二、组织领导
成立“茨竹乡防溺水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协调、督导全乡防溺水工作。
组 长:牟联云(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副组长:向光菊(乡党委副书记)
熊卫兵(乡党委委员、统战委员、副乡长)
龙小玲(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副乡长)
成员单位:由基层治理综合指挥室、党的建设办公室、乡平安法治办公室、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乡民生服务办公室、乡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乡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各村(居)、茨竹小学、茨竹卫生院、新田镇派出所等相关单位组成。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民生服务办公室,由龙小玲牵头负责日常工作,强化组织协调、信息报送和督查落实。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隐患排治
一是明确排查范围与重点。排查范围应全面覆盖乡辖区内所有河、水库、山坪塘、沟渠、水坑、矿坑、建筑基坑等,特别是无人看管的野泳点、易溺水危险水域;其中,排查重点区域为学生上下学途经水域、居民区附近水域、人员活动密集区域、周边水域、曾发生溺水事故的水域、采砂采石形成的水坑洼地等。重点关注中小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青少年、外来人员及其子女、游客等。排查重点时段为暑假、节假日、周末、午后高温时段、汛期等溺水高发期。
二是细化隐患排查内容。1.安全防护设施:检查水域周边是否安装规范、牢固的防护栏(网)、救生圈、救生绳、竹竿等应急救生设备;设备是否完好有效。2.警示标识标牌: 检查是否在水域醒目位置设置了清晰、规范、足量的防溺水安全警示牌、水深标识、危险提示标语;标识是否破损、模糊不清。3.巡查值守力量:检查责任水域是否明确管理主体;是否配备专(兼)职巡查员、安全员或志愿者;巡查制度是否健全,巡查记录是否完整。4.风险隐患点:排查水域内及周边是否存在陡坡、暗流、漩涡、淤泥、水草、废弃设施等危险因素;岸边是否湿滑、塌陷。5.管理漏洞:检查是否存在管理主体不清、责任不明、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三是建立隐患整治动态管理台账。对排查出的所有水域、风险隐患点逐一登记造册,详细记录位置、管理主体、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整改时限、责任人等信息,实行动态更新管理。
牵头单位:乡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乡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各村(居)、塘库承租单位、建筑施工单位,完成时限:即日起至暑假前完成,并常态化开展。
(二)强化宣传教育
一是开展校园宣传教育专项行动。
1.深化日常安全教育。落实“平日天天讲”机制,学校要利用每日下午最后一节课的1-2分钟开展防溺水安全提醒,重点强调危险水域类型、自救常识和纪律要求。
2.强化专题警示教育。在暑假前,由班主任组织开展防溺水专题教育课,通过事故案例剖析、风险场景模拟等方式增强学生防溺水安全认知。
3.主题班会制度化。每学年至少召开1次以“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为主题的班会,组织学生签署安全承诺书。
4.拓展宣传载体覆盖。统一配备防溺水安全知识挂图,张贴于校园醒目位置;每学年印发《致家长的一封信》,明确监护责任并要求签字回执;在校内公共区域设置防溺水知识展板/宣传栏,定期更新内容。
5.筑牢行为规范底线。严格执行“两不准”纪律(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将其纳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每学期开展防溺水知识测试与应急演练,确保学生掌握基础安全知识和呼救方法。
牵头单位:乡民生服务办公室,责任单位:茨竹小学,完成时限:即日起常态化开展,重点强化暑期前集中宣传。
二是开展社会面宣传普及行动。
1.构建多元宣传矩阵。线上精准推送:各村(居)应建立“防溺水安全”微信群,每日转发溺水警示案例、自救指南等权威内容;不定期转发政务公众号及抖音等平台推出的防溺水安全相关短视频、海报等。线下全域覆盖:利用好赶场日集中宣讲,现场发放宣传资料并答疑;依托“黄葛树之声”微宣讲平台,组织志愿者在村社古树院落、广场等聚集区,用方言开展“防溺水课堂”;在河道、水库、山坪塘等重点区域悬挂警示横幅,设置智能语音提示桩。
2.重点群体靶向宣传。对留守儿童、外来人员家庭实施 “敲门行动”,上门开展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依托院坝会、院落主题会等载体,组织开展家长监护能力培训,强化家庭防溺水安全教育主体责任。
牵头单位:乡民生服务办公室,责任单位:各村(居)、党的建设办公室,完成时限:即日起至10月31日,汛期及暑假期间加密频次。
(三)强化日常监管
一是加强水域警示与巡查。各村(居)要在管辖范围内的各水域(山坪塘、河流、水库等)设立醒目警示标志;组建一支防溺水安全巡查队伍,加强日常巡查,突出抓好离校后、暑假、节假日等重点时段、重点水域的巡查管控,建立巡查台账,及时排查上报并整治安全隐患。(牵头单位:乡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责任单位:各村(居)、塘库承租单位)
二是严格值班值守。严格落实节假日值班值守制度,各村(居)、学校、各单位要坚持值班值守,加强值班力量,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牵头单位:基层治理综合指挥室;责任单位:各村(居)、茨竹小学、茨竹卫生院)
三是强化信息报告。严格执行重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制度,及时、真实、准确上报,严禁瞒报、迟报、漏报。遇突发事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妥善处置。(牵头单位:基层治理综合指挥室;责任单位:各村(居)、茨竹小学)
完成时限:即日起至年底。
(四)强化监护责任
各村(居)与监护人全员签订《防溺水监护责任承诺书》,督促监护人严格履行《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监护人教育和监管职责,严防溺水等意外事故发生。(牵头单位:乡民生服务办公室,责任单位:各村(居))
(五)强化救援处置
各村(居)要配齐防溺水物资,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分水域全覆盖组建由村组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应急演练,确保发生事故的第一时间快速响应处置。全乡成立防溺水巡防及救援小组,统筹全乡各村(居)、各科室、各乡属单位所属资源与力量,确保溺水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全力开展救援处置工作。(牵头单位:乡平安法治办公室,责任单位:各村(居)、乡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一是压实主体责任。茨竹小学、各村(居)、相关单位要切实履行统筹协调、动员组织、监督管理职责,各有关科室须齐抓共管、协同履职,构建“党委领导、科室联动、依法监管、社会参与”的联防联控机制。
二是强化督查问责。乡领导小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常态化督查,对责任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单位予以全乡通报;因失职导致事故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四是深化协同联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须各司其职、信息互通、协同响应,严格执行信息报送制度,遇重要紧急情况及时报告。
本方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附件:茨竹乡防溺水巡防及救援小组名单
附件
茨竹乡防溺水巡防及救援小组名单
姓名(职务) |
联系电话 |
工作分工 | |
组长 |
牟联云(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
15923893377 |
总指挥 |
副组长 |
向光菊(乡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 |
13996504295 |
副总指挥 |
熊卫兵(乡党委委员、统战委员、副乡长) |
13896369528 |
副总指挥 | |
成员 |
徐荣(乡党的建设办公室主任) |
18883623018 |
信息报送、救援 |
丁晓双(乡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人) |
13452673352 |
救援 | |
王忠清(乡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 |
18983820487 |
日常巡防、救援 | |
刘军(乡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负责人) |
15023482980 |
日常巡防、救援 | |
张飚(乡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队长) |
15826475549 |
日常巡防、救援 | |
唐勇(乡平安法治办公室负责人) |
17782216273 |
日常巡防、救援 | |
张茂军(乡民政和社事办主任) |
18290507758 |
日常巡防、救援 | |
牟其奎(乡便民服务中心主任) |
18223705529 |
救援 | |
牟晓霜(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副主任) |
15736360559 |
防溺水通讯及宣传 | |
陈行中(茨竹卫生院院长) |
13638297663 |
医疗与急救 | |
张培宽(茨竹小学负责人) |
15923497829 |
日常巡防、救援 | |
王成(茨竹社区党支部书记) |
12896265528 |
日常巡防、救援 | |
王海君(盛家村党支部书记) |
18166350155 |
日常巡防、救援 | |
马继福(马家村党支部书记) |
13996666893 |
日常巡防、救援 | |
伍治勇(前堰村党支部书记) |
15923881469 |
日常巡防、救援 | |
向光坤(外梁村党支部书记) |
15084371932 |
日常巡防、救援 | |
罗全兵(枣木村党支部书记) |
13996566120 |
日常巡防、救援 |
备注:各成员作为单位负责人,统筹本单位一切资源参与到全乡防溺水巡防及救援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