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检察院创新环保检察 跨区域协作机制获赞

万州时报讯 (记者 周志华)昨日,重庆市检察院、市检察院二分院、万州区检察院联合开展“打造环保检察特色 守护库区青山绿水”人大代表跨区域联络活动,邀请10余名重庆市人大代表走进万州区检察院,现场观看环保公诉案件远程庭审、听取环保检察情况汇报,并就环保检察工作进行座谈。
上午9时许,10余名市人大代表走进万州区检察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案管大厅、控申大厅、反贪局办案区等。接着,一行人又在讲解员和检察院人员的带领下来到二楼的远程庭审区,现场观看了城口县陈某某非法捕捞水产品案的远程庭审。
“节约资源,节约时间,远程庭审确实让办案效率大大提高。”参与活动的一名市人大代表感叹道。
10时许,一行人来到9楼会议室,就万州区检察院的环保检察工作进行座谈。市检察院二分院、万州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先后就近年来辖区环保检察的开展情况、取得的成绩进行汇报。扎实的措施、创新的机制、斐然的成绩,让市人大代表啧啧称赞。
“今天上午的参观和座谈让我感受到万州区检察院环保检察工作的出色和扎实。”市人大代表、万州区人大常委会农业工委主任冉茂超发言说,他觉得万州区检察院的环保检察工作不仅探索出跨区域协作的创新机制,而且既注重法律效果,也注重社会效果,实现了惩治犯罪和普法宣传的“双赢”。
环保检察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保护生态环境。近年来,万州区检察院一直致力于践行环境司法保护理念、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守护库区青山绿水的坚定担当。从2012年成为集中办理环境保护案件首批试点院,开始集中办理渝东北9个区县环保刑事案件以来,万州区检察院建立跨区域环保司法协作机制,探索跨区域“两法衔接”和生态修复工作办法,延伸检察职能服务环境保护,走出一条环保检察特色道路。
在惩治犯罪的同时,万州区检察院始终注重办案法律效果、社会效果和生态效果的有机统一,积极探索生态修复工作机制,强化对犯罪嫌疑人的生态环保政策法律教育。同时,建立万州区检察院与万州区环保局及9个区县林业、渔政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案件移送、办案协作机制,增强惩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保护合力。
截至目前,万州区检察院共受理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515件957人,起诉446件724人;督促行政执法机关及时移送涉嫌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46件;监督公安机关立案9件16人;追诉漏犯12名。督促410名破坏环境资源犯罪嫌疑人补植林木约20万株、放养鱼苗120万余尾。创新建立的跨区域司法协作机制、办案指导机制、生态修复机制、“两法衔接”机制获得国家环保部、中国法学会“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制度创新最佳事例奖”,环保检察室被市检察院荣记集体三等功、并先后获得“青年文明号”、“党员先锋岗”荣誉称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