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开城四地消委会联合发布食品安全风险提示:野生蘑菇中毒高发季 勿采勿食要牢记

万达开城四地消委会联合发布食品安全风险提示:野生蘑菇中毒高发季 勿采勿食要牢记
蘑菇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常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但同时因误食野生蘑菇中毒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近日,万州、达州、开州及城口四地消委会联合发布食品安全风险提示。提示中指出,一些野生的毒蘑菇与食用菇类外形相似,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而预防野生蘑菇中毒最好的方法就是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
(一)不采摘:目前尚无简易科学的方法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不管是山上还是路边草丛中的野生蘑菇,市民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
(二)不购买:不要在路边摊贩购买个人采摘或来历不明的野生蘑菇。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
(三)不食用:要避免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关键在于不食用来历不明野生蘑菇,别贪“一口鲜”而不顾生命安全。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民宿旅游等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学校食堂、集体食堂等更应禁止加工食用野生蘑菇,防止群体性中毒事件发生。
据了解,不同种类的毒蘑菇所含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症状也不同。野生蘑菇中毒的种类有肠中毒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等,若食用野生菌后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中毒症状,应做到“五个要”,即要立即拨打120,及时就诊;要适当刺激喉部,进行简易催吐;要饮用少量糖盐水,防止脱水休克;要避免对已晕迷的患者口中灌水,防止窒息;要保留中毒发生前食用的野生菌样品及呕吐排泄物,以备专业机构检验后供医疗救治参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