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完成情况

2021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工作完成情况
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乡村振兴局全面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全面完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目标任务。4月份,我区东西部协作工作代表全市接受山东省党政代表团现场考察调研,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和时任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同志亲临万州,高度认可万州工作。10月份,东西部协作人才交流工作作为创新案例在全市培训班上作经验发言。今年1月21日,李庆副书记带队到市乡村振兴局对接工作时,市局刘贵忠局长高度评价万州工作,认为我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体现了重庆行政序列第一大区的担当和水平。2021年,原扶贫办机关被评为2020年全市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计划项目科被评为2020年全国乡村振兴(扶贫)系统先进集体;局内傅飞丁、钟雪美同志分别荣获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全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何克忠同志被评为重庆市先进工作者和万州区建党100周年优秀共产党员,国家、市级和区级媒体登载报道我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近300条。
一、强化党建引领,全面扛起政治责任
(一)坚决落实主体责任,严守政治纪律规矩。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抓手,研究制定了《2021党组书记抓党建工作清单》,优化完善党建工作研究、推进、督查、考核等制度,形成党组专题研究组织、宣传、统战、意识形态、政法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机制。全年党组会研究党建工作9次、意识形态工作2次、党风廉政工作2次,深入基层调研党建工作15次。党组书记带头开展批评教育4人次,集体谈话3次,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对分管领域中层干部、重要岗位人员开展廉政谈话5次,督促党员干部职工履职尽责。积极开展第十五个“倡廉活动月”系列活动,深入推进“以案四说”“以案四改”,持续抓好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工作,扎实开展监察对象“一人多证”专项整治。
(二)深化党史学习教育,锤炼提升政治能力。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践行初心使命为主线,建立完善党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注重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领导带头示范学,党员自觉跟进学。先后开展专题读书班6期,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12次,交流发言50余次。征订落实中央指定学习材料、重要参考材料等200余册。党员干部撰写心得体会30余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宣讲3次,领导上党课5次,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创新学习载体、丰富学习形式。组织干部职工“走出去”看红色基地、感悟红色文化,结对共建把恒合鸿凤村支部党员“请进来”交流党建发展、增强支部活力,组织机关退休党员干部“沉下去”体会农村变化、凝聚奋进力量。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局机关干部队伍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注重学用结合、突出学习实效。制定《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明确并完成7件实事项目;以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工作、党员志愿服务行动等为契机,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创文创卫、解难纾困、乡村振兴等工作,开展集中式“暖心服务”6次、集中式志愿服务活动10余场次。
二、聚焦中心工作,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一)聚焦统筹谋划,形成工作合力。坚持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首要任务,以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目标,注重统筹谋划,争取区委、区政府重视支持,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提请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和区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会等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50余次。提请分管区领导到乡村振兴局“坐班”调度或点对点调度涉农资金拨付慢、小额信贷逾期率居高不下等难点问题。报请红焰区长、李庆副书记分别带队向市局汇报工作、加强对接、争取支持。会同区农业农村委组建产业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乡村治理工作专班,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会同“两不愁三保障”行业部门坚持每月召开“两不愁三保障”联席会议,形成信息共享、任务共担、问题共推的行业协作联动合力。
(二)加强督促指导,强化责任落实。坚持以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导向,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指引,以高质量通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东西部协作考核、财政绩效评价和龙驹、恒合专项考核为目标,聚焦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重点工作,建立部门联合督查、区领导不定期调度、随时通报等工作机制,先后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督查督导工作方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常态化暗访暗查实施方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督查实施方案》并纳入区委区政府督查年度计划,会同有关行业部门组建8个督查小组,分片区开展常态化暗访暗查和专项督查。制定局领导分片指导计划,分片区开展工作指导。
(三)坚持考核导向,圆满完成任务。一是守住了工作底线。出台《万州区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方案》,成立专项工作组,建立部门联席会议、走访排查和督查检查工作机制,督促各镇乡街道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切实抓好“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重点任务。全区纳入防返贫三类监测对象860户1912人,均一一落实了帮扶联系人和帮扶措施,没有发生规模性返贫。二是巩固了脱贫成效。建立“36+42”区领导联系乡村振兴工作机制,会同区委组织部轮换选派482人,构建起“2+10+153”驻乡驻村工作体系。5万余名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实现转移就业,就业帮扶超额完成市级下达目标任务。完成线上线下消费帮扶金额2.34亿元,超出市级下达任务1.88亿元的24.47%;在全市率先出台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坚持放贷与风险防控并重,当年新增放贷7538.8万元1772户次。三是促进了有效衔接。结合中心镇、产业强镇、文化名镇等支点镇的功能定位,将11个支点乡镇分层分类,构建起“3+4+4”重点帮扶体系。围绕打造鲁渝协作“升级版”要求,在全市14个有协作任务的区县中第一个完成工作对接、第一个签订框架协议,率先开启了“十四五”济宁万州协作新征程。出台《2021年济宁万州东西部协作工作实施方案》,编制完善2021年度鲁渝协作万州区投资建设项目清单,7个方面28项重点任务全面落实,到位4906万元财政援助资金,安排项目31个、完工27个,资金拨付率86.2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