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网 |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网 | |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农村委员会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乡村振兴 > 成果展示

2021年度区乡村振兴局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日期:2022-02-07 来源:区乡村振兴局
语音播报


2021年度区乡村振兴局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突出党建引领,提升思想认识

(一)规范组织生活。完善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组织生活基本制度,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先后开展专题读书班6期,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12次,交流发言50余次,撰写心得体会30余篇。

(二)丰富学习载体。坚持讲出来、做起来,开展专题宣讲3次,领导带头讲党课5次,扎实开展组织生活会;组织党员干部看教育基地、赓续红色血脉,看农村变化、感悟初心使命。

(三)深化作风建设。认真开展第十五个“倡廉活动月”活动,持续推进党员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公开工作,广泛开展“以案四说”警示教育,促进“以案四改”,组织全局干部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撰写发言材料4篇。

二、承接市级考核工作

(一)承接市级后评估。20211126-27日,西南大学第三方评估组和市级业务指导及工作督导组,对我区开展了市级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实地检查了后山、武陵、响水、熊家4个镇,丁阳、紫云、黄金、八羊、付家、公议、庄子、蜡烛等8个村,累计入户426户(其中脱贫户279户,监测户30户,一般农户117户),累计访谈干部30人;查阅了我区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和巩固成效等方面的资料。反馈的疑似问题主要为饮水安全保障、住房安全保障、产业帮扶、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脱贫成果认可度等6个方面11个疑似问题。目前已全部整改或佐证完毕。

(二)承接市级东西部协作考核。121—3日,市级东西部协作考核评价组对我区开展了东西部协作考核评价。实地核查4个镇乡、6个村(居)、18个项目和2个问题整改,走访农户3户,累计访谈干部6人,并查阅了档案资料,得到考评组高度评价。

三、区委、区政府下达工作

(一)乡村振兴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成效

1.强化了担当精神。充分发挥班子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建立局领导包片联系镇乡工作机制。会同区农业农村委组建产业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乡村治理工作三个专班,有效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面落实“两不愁三保障”联席会议制度,持续增强信息共享、任务共担、问题共推的行业协作联动合力。

2.抓实了重点工作。一是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纳入防返贫三类监测对象8601912人,均落实了帮扶联系人和帮扶措施;常态化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问题动态排查,目前没有发现返贫致贫问题。二是5万余名脱贫人口实现转移就业。三是建立健全项目库,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到位上级衔接资金36899万元,资金拨付进度符合预期。四是制定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建立提前预警机制,逾期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五是完成线上线下消费帮扶2.73亿元,超额完成市级下达的1.88亿元的目标任务。

3.全力做好有效衔接。一是对标对表市级出台的59项衔接政策,转发细化政策39项,对照执行政策12项,即将出台政策9项,构建起有效衔接的政策体系。二是结合中心镇、产业强镇、文化名镇等支点镇的功能定位,将区里11个支点乡镇分层分类,构建起“3+4+4的重点帮扶工作体系。出台《2021年济宁万州东西部协作工作实施方案》,到位4906万元财政援助资金,安排31个项目,东西部协作不断深化;投入资金1.443亿元,落实项10个,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加速推进。三是挂牌成立区乡村振兴局,干部队伍总体心齐气顺;产业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和乡村治理工作三个专班运行有序;局领导分片督导工作机制落实有力,形成了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合力。

(二)乡村振兴“双亮”活动

组织开展两次“亮山地高效农业发展成果、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活动,对分水镇等10个镇乡开展“双亮”工作。

(三)招商引资促进工作成效

与区农业农村委统筹协调,完成2021年招商引资任务,协议引资额1亿元,与卓朗科技签定引资协议1个,区外到位资金0.84亿元。

(四)固定资产投资额

2019年我办未实施具体项目,上级下达财政衔接资金25898万元纳入全区财政涉农整合,统一安排。

(五)收入完成率     

2021年,我区收到市级以上财政衔接资金25898万元,区本级安排财政衔接资金11001万元。

(六)项目资金支出进度

截止202112月底,涉农统筹整合资金支出54669万元,支出进度87.5%。财政衔接资金支出35900.27万元,支出进度为97.29%

四、基本职能工作

(一)全面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

会同“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行业部门召开联席会议18次,研究推动“两不愁三保障”重点、难点工作落地落。重点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责任、政策、工作落实情况,开展区级专项督查4轮。制定《全区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回头看”工作方案》,牵头组织各镇乡街道、各帮扶单位统筹村支“两委”、帮扶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力量对全区在家的23万余户农户“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开展“回头看”,全区走访规模和覆盖面在全市靠前。会同有关行业部门对各镇乡街道排查出82个问题,逐一核查并分类处置,指导督促各镇乡街道坚持问题排查销号背书制度,逐一落实整改,截至12月,排查发现问题全面销号清零。

(二)扎实推进小额信贷

确保“应贷尽贷”。在全市率先出台过渡期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支持脱贫户发展到户产业。指导镇乡街道接续推进工作,一手重点抓逾期风险防控,一手抓脱贫人口、边缘人口发展生产所需贷款的“应贷尽贷”。截至12,我区小额信贷62075.9万元21528户次,当年新增放贷7538.8万元1772户次。加强风险防控。采取提前摸底、提前研判、提前介入,动态掌握还款能力,设立“红、黄、蓝、绿”4个等级监测预警机制,能按期还款的脱贫户,做到“应收尽收”,对不能按期还款的,做到“应延尽延”;对产业在仍发展阶段的即将到期贷款积极鼓励办理贷款续贷、展期业务;对有还款能力恶意拖欠贷款的,要通过法律途径依法催收。

(三)持续深化消费帮扶

坚持以扶贫产品认定为基础,将227个经营主体的485个产品认定为扶贫产品。清理整顿扶贫832平台、重庆馆等电商平台,从严规范入驻管理,严控产品价格和质量。统筹督促各地各部门,通过重庆消费扶贫馆和中国西部消费扶贫中心等电商平台,第三届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和第十三届“支洽会”三峡库区对口支援消费帮扶农产品展销会等展会平台,完成线上线下消费帮扶2.73亿元,超额完成市级下达的1.88亿元的目标任务。

(四)落实一线帮扶

印发《关于轮换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通知》《万州区乡村振兴驻乡驻村干部管理办法》,《万州区乡村振兴驻乡驻村干部年度考核办法》,细化落实市委农办《乡村振兴驻乡工作队任务清单》《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任务清单》,明确驻乡工作队6项工作职责、驻村工作队5项工作职责。组建10支驻乡工作队和153支驻村工作队,轮换选派479名驻乡驻村工作队员。建立起“季调度、季督查”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全区驻村工作队调度会,定期暗访夜访驻乡驻村工作队严格落实“三在乡”“三在村”要求。全年开展暗访3批次104个村,约谈13人次。继续对驻乡驻村干部年度考核实施单列考核,按30%的比例对公务员、事业人员、国企干部评定为优秀等次(或优秀等次建议),更加有力推动驻乡驻村工作队深入基层一线抓党建、谋发展、促治理、强服务。

四、基础保障

(一)平安万州建设暨重大事件防控

1.强化组织保障。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定期排查重大风险点,强化防控措施,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抓具体,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工作格局。

2.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和防止疫情反弹。实现了疫苗全员接种。抓好集中办公区疫情防控工作,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党员干部下沉社区,为疫情防控助力。

3.信访稳定工作。落实信访稳定责任制,组织人员定期排查不稳定因素,全年无信访上访事件发生。

4.严控“三公”经费支出。严格把控机关运行支出;公务机要应急车交由联勤公司管理,实行IC卡加油和定点维修;加大日常检查督查,确保机关运行安全有序。

(二)全面深化改革。做好单位办公用房、公务用车调配工作;坚决执行国有企业改革举措,有序推进改革工作,完成重庆市万州区扶贫培训中心资产移交,人员得到妥善安置。

(三)全面依法治区。深入开展学法用法活动,干部职工完成法律知识学习考试,合格率100%

(四)政务运行情况。全年累计收到来文来电3380,发文415份。协助组织召开扶贫领导小组会议协助组织召开扶贫领导小组会议3次、常委会议11次、常务会议10次;配合召开区委专题会议9次、政府专题会议13次。安排值班360余人次;规范机关文书档案的整理、分类、归档;做好保密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我要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