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近日,陈家坝街道至太龙镇沿线,村民忙着采摘、打包、外运古红桔。今年,万州古红桔又获丰收,安徽、陕西、山东等地客商纷纷前来购买。古红桔产业鼓起了果农腰包。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征程中,始终保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咬定目标、苦干实干,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我区把加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规模性返贫底线的关键之举。制定《万州区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方案》,成立了专项工作组,积极开展区、镇、村三级干部培训,建立全区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畅通行业部门之间数据共享和比对机制,实现线上线下联动、信息动态共享。乡镇层面建立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吹哨人”机制,镇乡干部、驻村干部、村社“两委”、村(居)民小组长等担任“吹哨人”,形成“镇乡主要负责人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村民小组长包户”的“四包”网格化监测体系,实行每周“网格监测”、每月“分析监测”、每年“集中排查监测”;打通农户自主申请、干部入户走访、行业数据比对和三方单位反馈“四位一体”的信息反馈渠道,组建专兼职信息员队伍,及时采集更新信息,维护系统数据。
扎实推进重点帮扶,以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为原则,在全区41个乡镇确定11个乡镇为重点帮扶乡镇。按照防止返贫的任务难易程度、持续发展的基础强弱程度,将11个重点帮扶类乡镇划分为市级重点帮扶、区级重点帮扶、区级重要支点三类重点乡镇,构建起“3+4+4”重点帮扶体系。
“3”即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乡镇恒合土家族乡、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甘宁镇和市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镇龙驹镇等3个市级重点镇,“4”即分水镇、余家镇、龙沙镇、白羊镇等4个区级重点帮扶镇,“4”即罗田镇、武陵镇、走马镇、长滩镇等4个区级重要支点镇。
对农村低收入群体常态帮扶落地落实。积极开展巩固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成果“回头看”,将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等“三类监测对象”中符合条件的纳入城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或临时救助,实施低收入家庭“单人保”,做到了应救尽救、应保尽保。
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聚焦今年务工贫困劳动力不低于去年务工总数和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两个目标,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一批、引导脱贫人口到山东及其帮扶企业转移就业一批、创办扶贫车间安置一批、实施以工代赈项目“赈济”一批等措施,积极兑现交通补贴、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和社保补贴等就业帮扶政策,确保脱贫人口应享尽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