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印发《万州区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 复合种植推广工作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万州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印发万州区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
复合种植推广工作方案的通知
万州农委函〔2025〕20号
各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涉农街道办事处: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和大豆生产的重要指示,进一步在我区示范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提升带状复合种植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现将《万州区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重庆市万州区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5年2月7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万州区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推广工作方案
为扎实做好我区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推广工作,根据市农业农村委有关安排部署,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25年在我区全面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确保该模式种植面积不低于2.1万亩,全面完成市级下达的种植任务,实现“稳粮增豆、提质增效”的目标。区农业农村委结合各镇乡(街道)反馈上报的种植意向,分解任务面积详见附件1。
二、关键技术
(一)品种选用
玉米品种:选用抗倒伏能力强、生育期适中的紧凑型或半紧凑型品种,如东单1331、先玉1171、三峡玉23、奥星568、渝单59、中单808、康农玉868、荣玉丰赞、科玉1108等。
大豆品种:选用耐荫蔽、抗倒伏的中迟熟大豆品种,春大豆可选用油春1204、华圣28、中豆46、渝豆11号、齐黄34等品种,夏大豆可选用洛豆1号、南夏豆25、南豆12等品种。
(二)行比配置
2:3(2行玉米:3行大豆)行比配置。生产单元宽度2.2—2.4米,玉米行距0.4米、窝距0.35米、每窝2株;大豆行距0.3—0.35米、窝距0.2—0.25米、每窝2株;玉米大豆间距0.6—0.7米。玉米密度3200株/亩左右,大豆密度7000株/亩左右。
2:4(2行玉米:4行大豆)行比配置。生产单元宽度2.5—2.7米,玉米行距0.4米、窝距0.35米、每窝2株;大豆行距0.3—0.35米、窝距0.2—0.25米、每窝2株;玉米大豆间距0.6—0.7米。玉米密度3000株/亩左右,大豆密度8000株/亩左右。
具体技术方案详见附件2。
三、实施方式
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工作以项目推动的形式开展,项目采取“先建后补”的建设方式,按照镇级统筹落实、主体申报实施、镇村核实验收、区级资料汇总的步骤完成。
镇级统筹落实:各镇乡人民政府、涉农街道办事处是本辖区此项工作的责任主体,根据附件1安排全面统筹本辖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工作,包括宣传发动、技术指导、核实验收、资料整理等,确保任务面积全面完成。
主体申报实施:实施主体可以是一般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新型经营主体,按照“先申报后实施”的原则,5月底前填报附件3即完成申报。一般农户较多的,建议农户采取以村集体经济组织名义,或以“村”“组”集中统一申报的形式,填写一张申报表,后附联合申报花名册。
镇村核实验收:各镇乡(街道)在6月底前组织人员对主体种植情况进行核实验收,具体验收办法详见附件4。
区级资料汇总:验收完毕后,各镇乡(街道)要及时将有关资料报区农业技术与机械推广中心汇总(联系人:毛琳,联系电话:023-58155753),由区农业技术与机械推广中心统一拨付补助资金。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区农业农村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种植业科、区农业技术与机械推广中心、区经济作物发展中心、区土肥与农业生态保护站等科站(中心)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工作专班,负责全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推广的统筹工作,区农业技术与机械推广中心是此项工作的主要牵头落实单位。各镇乡(街道)要成立相应的工作专班,明确责任领导、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验收人员等,明确好各自职责,确保推广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资金支持。安排项目资金417万元,一是用于建设补助。对按照《万州区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方案》规范种植的实施主体,面上给予150元/亩的补助;镇级示范片(具体任务见附件1,由政府统筹分配,要求单个主体集中连片种植20亩以上)给予300元/亩的补助;区级示范片300亩(由区级统筹分配,打造高产示范片)给予400元/亩的补助。二是用于技术推广工作。包括宣传培训、技术指导、联合试验、制作标识牌和测产验收(对村级参与验收的给予1元/亩的资料补贴)等,此项费用预留15万元。三是如有资金结余流转下年继续使用。
(三)强化宣传发动。推广工作成功与否重点在宣传发动,各镇乡(街道)要根据工作专班分工,结合各种进村入户走访机会,开展政策宣传和技术指导,进一步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确保推广工作落地落实。
附件:1. 万州区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分解表
2. 万州区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方案
3. 万州区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申报表
4. 万州区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验收办法
附件1
万州区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分解表
序号 |
镇乡(街道) |
总任务面积(亩) |
镇级示片 |
区级项目负责人 |
区级技术负责人 |
区级分片技术 指导员 |
镇级项目负责人 |
镇级技术负责人 |
1 |
甘宁镇 |
1650 |
500 |
贺成龙 |
张廷忠 杨洋 毛琳 何云真子 |
杨洋 张廷忠 毛琳(联络员) (联系电话:023-58155753) |
张成东 |
张书圣 |
2 |
龙沙镇 |
2118 |
500 |
黄明贤 |
刘伟、刘剑波 | |||
3 |
响水镇 |
70 |
50 |
张良斌 |
冉从超 | |||
4 |
武陵镇 |
363 |
100 |
王俊 |
程阳 | |||
5 |
瀼渡镇 |
380 |
100 |
贺小均 |
黄文明 | |||
6 |
郭村镇 |
682 |
150 |
余先锋 |
余先锋 | |||
7 |
高梁镇 |
10 |
0 |
木苦阿衣 |
刘双云 | |||
8 |
李河镇 |
100 |
50 |
沈勇 |
童德云 | |||
9 |
分水镇 |
2550 |
0 |
陈青 |
王斌 | |||
10 |
孙家镇 |
1600 |
200 |
张万青 |
刘洋岑 | |||
11 |
余家镇 |
850 |
50 |
莫术洪 |
郝中明 | |||
12 |
后山镇 |
600 |
0 |
连孝俐 |
黄显斌 | |||
13 |
弹子镇 |
1200 |
200 |
向涛 |
彭忠品 | |||
14 |
长岭镇 |
150 |
50 |
熊江 王宜明 何云真子(联络员) (联系电话:023-58155753) |
魏晓花 |
孙泽碧、牟奇平 | ||
15 |
新田镇 |
37 |
0 |
幸定军 |
李沅根 | |||
16 |
走马镇 |
2700 |
590 |
李斌 |
唐勇 | |||
17 |
茨竹乡 |
120 |
0 |
王忠清 |
邓兴田 | |||
18 |
白羊镇 |
1400 |
0 |
方媛 |
杨海霞 | |||
19 |
太安镇 |
220 |
0 |
陈方明 |
唐佑全 | |||
20 |
龙驹镇 |
350 |
100 |
谭勇 |
程华 | |||
21 |
罗田镇 |
200 |
0 |
向红 |
张皓程 | |||
22 |
长滩镇 |
450 |
0 |
吴邦清 |
李东 | |||
23 |
白土镇 |
1115 |
200 |
蒲云松 |
易群庚 | |||
24 |
梨树乡 |
100 |
0 |
何瑜 |
冉洪波 | |||
25 |
恒合土家族乡 |
260 |
100 |
王正华 |
崔洪平 | |||
26 |
普子乡 |
100 |
50 |
王正华 |
郑江 | |||
27 |
地宝土家族乡 |
50 |
20 |
钱伟 |
刘德泉 | |||
28 |
熊家镇 |
500 |
100 |
王丹丹 佘兴蓉 黄琪惠(联络员) (联系电话:023-58155753) |
王继勇 |
周耕冬 | ||
29 |
小周镇 |
175 |
50 |
屈详裕 |
张真详 | |||
30 |
大周镇 |
10 |
0 |
谭望 |
孙素芳 | |||
31 |
太龙镇 |
50 |
20 |
张立冬 |
牟炳安 | |||
32 |
黄柏乡 |
80 |
0 |
杨祥 |
瞿秀清 | |||
33 |
新乡镇 |
120 |
80 |
汪洋 |
崔凤娇 | |||
34 |
溪口乡 |
1200 |
200 |
胡安坪 |
叶华森 | |||
35 |
燕山乡 |
50 |
0 |
刘剑 |
冉海军 | |||
36 |
长坪乡 |
10 |
0 |
谭祺 |
谭亚林 | |||
37 |
柱山乡 |
50 |
20 |
宦勇 |
李佳骏 | |||
38 |
铁峰乡 |
120 |
0 |
付文涛 |
向国淑 | |||
39 |
太白街道 |
10 |
0 |
谭从刚 |
李世明 | |||
40 |
龙都街道 |
10 |
0 |
刘甫全 |
周朝明 | |||
41 |
双河口街道 |
30 |
20 |
陈正勇 |
王飞飞 | |||
42 |
钟鼓楼街道 |
20 |
0 |
彭江 |
袁宏 | |||
43 |
沙河街道 |
10 |
0 |
熊艳 |
黎丹丹 | |||
44 |
百安坝街道 |
20 |
0 |
蒋晶 |
罗娟 | |||
45 |
五桥街道 |
10 |
0 |
杨英 |
程春 | |||
46 |
陈家坝街道 |
10 |
0 |
孙运兰 |
凌丰平 | |||
47 |
高峰街道 |
20 |
0 |
金广平 |
范凌云 | |||
48 |
天城街道 |
50 |
0 |
魏永红 |
向兵 | |||
49 |
九池街道 |
20 |
0 |
刘从平 |
唐淑雅 | |||
合计 |
22000 |
3500 |
|
附件2
万州区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和大豆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促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推广应用,提高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增强技术的有效性、针对性和适配性,根据《2025年重庆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方案》,结合我区实际,研究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品种选用
玉米品种:选用株高2.8米左右、抗倒伏能力强、生育期适中的紧凑型或半紧凑型品种,如东单1331、先玉1171、三峡玉23、奥星568、渝单59、中单808、康农玉868、荣玉丰赞、科玉1108等。
大豆品种:选用耐荫蔽、抗倒伏、株型直立紧凑的中迟熟大豆品种,春大豆可选用油春1204、华圣28、中豆46、渝豆11号、齐黄34等品种,夏大豆可选用洛豆1号、南夏豆25、南豆12等品种。
二、耕制及行比配置
充分考虑秋冬种作物的茬口衔接,因地制宜选择春玉米-夏大豆带状套作、春玉米-春大豆带状间作、夏玉米-夏大豆带状间作。推荐春玉米-夏大豆带状套作,减少玉米、大豆共生时间,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夺取两季高产。
(一)春玉米-夏大豆带状套作:采用2:3(2行玉米:3行大豆)行比配置。生产单元宽度2.2—2.4米,玉米行距0.4米、窝距0.35米、每窝2株;大豆行距0.3—0.35米、窝距0.2—0.25米、每窝2株;玉米大豆间距0.6—0.7米。玉米密度3200株/亩左右,大豆密度7000株/亩左右。
(二)春玉米-春大豆、夏玉米-夏大豆带状间作:采用2:4(2行玉米:4行大豆)行比配置。生产单元宽度2.5—2.7米,玉米行距0.4米、窝距0.35米、每窝2株;大豆行距0.3—0.35米、窝距0.2—0.25米、每窝2株;玉米大豆间距0.6—0.7米。玉米密度3000株/亩左右,大豆密度8000株/亩左右。
三、播种时间
春玉米3月中旬至4月中旬,春大豆3月中旬至4月上旬,夏大豆5月中旬至6月下旬,黄淮海引进的夏大豆品种宜于5月上旬前播种。具体播种时间根据海拔、品种特性、土壤墒情、天气情况及生产习惯来确定。
四、施肥
施肥原则:大豆、玉米分别控施氮肥,玉米要施足氮肥,大豆少施或不施氮肥。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单株施肥量与净作玉米单株施肥量相同。大豆施低氮复合肥,纯氮亩用量不高于2公斤;玉米施高氮复合肥,纯氮亩用量不低于15公斤。采用侧深施肥,肥料距离播种行15厘米,深度10厘米左右。
玉米带覆膜栽培:按玉米、大豆一次性基施。玉米覆膜前,按种植计划生产单元宽度放线,沿线(即玉米带中间)开一深15厘米施肥沟,每亩施56公斤(24-6-10)高氮稳定性复合肥及16公斤钙镁磷肥(含磷12%)。大豆播种前可适当蘸拌根瘤菌,播种时每亩施用8-10公斤(14-16-15)低氮复合肥,土壤瘠薄的地块在大豆初花期可适当追施3-5公斤尿素。
玉米带露地栽培:玉米按一底一追,播栽前每亩施40公斤复合肥(20-15-10或近似配方)作底肥,采用侧深施肥,肥料距离玉米种植行15厘米,深度10厘米左右;玉米大喇叭口期每亩侧深追施40公斤复合肥(20-10-15或近似配方)。大豆播种前可适当蘸拌根瘤菌,播种时每亩施用8-10公斤(14-16-15)低氮复合肥,土壤瘠薄的地块在大豆初花期可适当追施3-5公斤尿素。
微肥促花保荚:大豆分枝期、初花期与鼓粒初期,结合病虫统防及调节剂处理喷施叶面肥,单次每亩喷施800-1000倍液的90%磷酸二氢钾50克+稀施美50毫升;套作模式下大豆在初花期可添加8%胺鲜脂20克,兑水30-40公斤,叶面均匀喷施。
五、除草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除草采用“封闭为主,封定结合,防小防早”的方法进行除草。
封闭除草:在播后芽前土壤墒情适宜的条件下,播种后2日内选择无风时段或微风时段喷施,选用精异丙甲草胺(或二甲戊灵)+唑嘧磺草胺(或噻吩磺隆)兑水喷雾。土壤干燥或有秸秆时应加大用水量,确保喷后土表药液成膜实现封闭。
苗后定向除草:土壤封闭效果不理想的地块,需定向除草。玉米种植带在苗后3—5叶期选用80%烟嘧磺隆可湿性粉剂4—5克/亩+200克/升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67毫升/亩,兑水30—40公斤定向茎叶喷雾。大豆种植带可选用10%精喹禾灵乳油25—35毫升/亩+25%氟磺胺草醚水剂60—100毫升/亩,兑水30—40公斤茎叶喷雾。茎叶处理定向喷雾用药量应按照每种作物的实际占地面积计算。规模大户可用双系统分带喷雾机(农机化总站〔2023〕199号文)隔离分带喷雾;中等规模农户可用喷杆喷雾机加装隔离罩和定向喷头隔离分带喷雾;小农户可采用背负式喷雾器加定向喷头和定向罩子,在无风时段分别对着大豆带或玉米带近距离喷雾,严禁药滴超出大豆带或玉米带。
对难除杂草及时人工拔草,确保杂草不影响大豆、玉米生长。
六、化学控旺
对水肥条件好、株型高大玉米品种,在7-10片展开叶时亩用胺鲜·乙烯利(玉米矮丰)25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控制株高。间作大豆在3-5片复叶与初花期每亩用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0-50克,或30%多唑甲哌鎓20-30克/亩,兑水30公斤喷雾控制旺长。套作大豆在2-3片复叶、5片复叶与初花期实施控旺,每亩用5%的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0-50克,或30%多唑甲哌鎓20-30克,兑水30公斤喷雾,控制旺长。可采用植保无人机、高地隙喷杆喷雾机或背负式喷雾器顺着大豆带喷施。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的推荐剂量施用,不漏喷、重喷。喷后6小时内遇雨,可在雨后酌情减量重喷。
七、病虫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田间管理,做到早防早治,统防统控。
(一)播种期
选择含有“精甲·咯菌腈”、“丁硫·福美双”、“噻虫嗪·噻呋酰胺”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防治大豆根腐病、玉米茎腐病、丝黑穗等土传种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等苗期病害虫。建议大豆播种前用“根瘤菌+拌种剂”拌种,同步提高大豆固氮能力。播种后需及时喷施农药防治土蚕等地下害虫,可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等具备神经毒杀作用的农药。
(二)苗期-玉米抽雄期(大豆分枝期)
重点防治草地贪夜蛾、玉米螟、桃蛀螟、玉米纹枯病、大豆锈病、斜纹夜蛾等。一是采取理化诱控措施,在草地贪夜蛾、玉米螟、桃蛀螟、斜纹夜蛾等成虫发生期使用杀虫灯结合性诱剂诱杀害虫;二是针对斜纹夜蛾、金龟子(蛴螬成虫)等害虫,自田间出现开始,采用生物防治措施,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金龟子绿僵菌等生物制剂进行喷施防治;三是在田间斜纹夜蛾、玉米螟、草地贪夜蛾、桃蛀螟、蚜虫、红蜘蛛等害虫发生密度较大时,选用四氯虫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等杀虫剂喷雾防治,根据玉米、大豆叶斑类病害、锈病等病害发生情况,选用吡唑醚菌酯、戊唑醇等杀菌剂喷雾防治。
(三)开花-成熟期
开花-成熟期是大豆保荚、玉米保穗的关键时期。在前期防控的基础上,根据玉米大小斑病、锈病、钻蛀性害虫,大豆锈病、豆荚螟、粘虫、大豆食心虫、斜纹夜蛾、点蜂缘蝽等发生情况,针对性选用枯草芽孢杆菌、井冈霉素A、苯醚甲环唑、丙环·嘧菌酯等杀菌剂和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溴氰菊酯或者含有噻虫嗪成分的杀虫剂喷施,兼治玉米、大豆病虫害。
八、收获
玉米籽粒中间灌浆乳线消失,籽粒基部与穗轴的连接处出现“黑粉层”,达到完熟即可收获玉米;田间大豆叶片脱落,豆荚呈现黄色或黑色,豆荚触碰即有开裂,达到完熟即可收获大豆。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人工收获或机械收获。
附件3
万州区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申报表
申报主体 (盖章) |
|
主体 类别 |
□一般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 □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业企业□其他 |
统一社会 信用代码 |
| ||
法定代表人 |
|
身份证号码 |
|
联系电话 |
|
申报面积(亩) |
|
种植区域 |
村(居)组; | ||
耕制推荐 |
□春玉米+春大豆间作;建议选择“2+4”行比配置,生产单元宽度2.5—2.7米。 □春玉米+夏大豆套作;建议选择“2+3”行比配置,生产单元宽度2.2—2.4米。 □夏玉米+夏大豆间作;建议选择“2+4”行比配置,生产单元宽度2.5—2.7米。 | ||
村级审核:□情况属实,同意申报(同意请在□中打“√”) (加盖村委会公章) 经办人: 日期:年月日 | |||
镇级审核:□情况属实,同意申报(同意请在□中打“√”) (加盖政府公章) 经办人: 日期:年月日 |
注:1. 此表由实施主体自行填写,原件镇级留存备查,扫描件报区级。
2.一般农户较多的,可以“村”为单位统一填报。在“申报主体”一栏中填“张三、李四等X户农户”,申报表后附详细花名册即可。
万州区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一般农户联合申报花名册
镇乡:村(居):共户联合申报 | ||||
序号 |
姓名 |
身份证号 |
申报面积(亩) |
联系电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合计 |
|
|
附件4
万州区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验收办法
一、验收原则
镇级验收、区级抽查。
二、验收对象
填写《万州区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申报表》的实施主体。
三、验收内容
1. 实际种植面积。
2. 行比配置及密度是否符合《万州区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方案》要求。
四、验收要求
1. 时限要求:7月10日前完成镇级验收;8月10日前完成区级抽查。
2. 验收形式:镇级验收由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统筹开展;区级抽查由区农业农村委审计监督科统筹开展,镇级验收完成后,区级随机选择10个镇乡(街道)、每个镇乡随机选择5个实施主体进行抽查核实。
3. 分类验收:
实施主体为一般农户,种植面积在5亩及以上的,需用GPS测亩仪实测或用测绘软件现场勾画确定种植面积,还需在验收结论中附面积情况说明;种植面积在5亩以下的,可由镇级验收组根据现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地块有关情况和该农户承包地块情况(或种植他人地块情况)综合确认面积,如有必要也可用GPS测亩仪实测或用测绘软件现场勾画确定种植面积。
一般农户以村集体经济组织名义,或以“村”“组”集中统一申报的,采取“一张验收表”的验收原则,内部一般农户参照上述验收办法确定其种植面积,在《验收表》后附《镇村公示汇总表》,《验收表》“实施主体”一栏需注明一般农户的信息,如“张三、李四、王五等,共13户”。
实施主体为新型经营主体的,需用GPS测亩仪实测或用测绘软件现场勾画确定种植面积。
4. 结果认定:区级抽查面积大于等于镇级验收的,以镇级验收面积为准;区级抽查面积小于镇级验收的,以区级抽查面积为准;未被抽查到的以镇级验收面积为准。各镇乡人民政府、涉农街道办事处负责验收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五、求他要求
(一)验收资料
1. 万州区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申报表
2. 万州区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核查验收表
3. 万州区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镇村公示汇总表
4. GPS测亩仪实测面积或测绘软件现场勾画面积照片
5. 验收现场照片1-2张
6. 汇总表村、镇两级公示照片
(二)提交要求
各镇乡(街道)要提前做好镇级验收的准备,卡准时间节点完成镇级验收,及时完善验收资料,于7月15日前将验收资料纸质件和扫描件交至区农业技术与机械推广中心毛琳(电话023-58155753)处,原件由镇乡保留备查。
万州区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核查验收表
实施主体 (盖章) |
|
主体 类别 |
□一般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 □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业企业□其他 |
法定代表人 |
|
身份证号码 |
|
统一社会 信用代码 |
|
开户银行 |
|
银行卡号 |
|||
联系电话 |
|
申报面积 (亩) |
|
种植 区域 |
村(居)组; | ||
村级核实情况:□种植情况属实。(属实请在□中打“√”) (加盖村委会公章) 证明人: 日期:年月日 | |||
镇级验收认定: 1.实际种植面积:亩,其中镇级示范片面积亩。 面积情况说明:□GPS测亩仪实测;□测绘软件现场勾画; 镇级验收情况:□其他情形说明: (加盖政府公章) 2.行比配置及密度认定: □行比配置及密度符合技术方案要求。(符合请在□中打“√”)
实施主体认可签字: 验收组组长: 验收组成员: 日期:年月日 |
注:一般农户联合以“村”或“组”为单位的,采取“一张验收表”的验收原则,统一填写一张验收表。内部一般农户需在“镇村公示汇总表”中逐一列出。
万州区2025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镇村公示汇总表
镇乡(街道)(盖章) |
领导签字: |
公示时间:月日至月日,共天。 |
经办人: |
联系电话: | ||||||
村(居)(盖章) |
书记签字: |
公示时间:月日至月日,共天。 |
经办人: |
联系电话: | ||||||
村(居) |
实施主体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法定 代表人 |
身份证号码 |
联系电话 |
验收面积(亩) |
示范片面积(亩) |
实施主体 银行卡账号 |
开户行 |
是否为脱贫户 |
合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1. 一村一公示表。2. 村镇两级可同一时间公示。3. 实施主体和实施主体银行卡账户名要完全一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