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网 |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网 | |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财政局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预算/决算
[ 索引号 ] 115001010086303650/2021-00002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财政、金融、审计
[ 体裁分类 ] 财政
[ 发布机构 ] 万州区财政局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1-01-22
[ 发布日期 ] 2021-01-22

重庆市万州区2020年度政府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日期:2021-01-22 来源:万州区财政局
语音播报


重庆市万州区2020年预算

执行情况的报告


                                   

一、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面对艰巨繁重的脱贫攻坚任务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的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预算法》及实施条例深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有为,收入预算完成预期,重点支出保障到位,预算收支实现平衡,推动了全区经济运行平稳和社会大局稳定。

(一)预算调整情况

预算执行中因需要增加预算总支出,抗疫特别国债和新增政府债券纳入预算管理等因素,根据《预算法》规定需对年初预算进行调整。经区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审查批准,年初收入预算作如下调整,支出预算相应调整,调整之后收支平衡。

一般公共预算。全区收入预算由55.5亿元调整为67.1亿元,增长4%调整为增长25.7%;支出预算调整为150.7亿元,较年初增加55.9亿元。区本级收入预算由36.2亿元调整为45亿元,增长8%调整为增长24.3%;支出预算调整为100.3亿元,较年初增加27.8亿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全区收入预算由36.3亿元调整为49.6亿元,下降11.4%调整为增长21.1%;支出预算调整为94.8亿元,较年初增加36.5亿元。区本级收入预算由4.8亿元调整为14.5亿元,下降55.4%调整为增长36.7%;支出预算调整为50.2亿元,较年初增加23亿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区收入预算由1.8亿元调整为2.3亿元,下降36.7%调整为下降19.1%;支出预算调整为2.3亿元,较年初增加0.5亿元。区本级收入预算由0.9亿元调整为1.4亿元,下降41.7%调整为下降9.3%;支出预算调整为1.4亿元,较年初增加0.5亿元。

(二)全区预算收支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完成收入67.1亿元,为预算的100.1%,增长25.8%。其中:税收收入38.3亿元,为预算97.4%,增长2.6%;非税收入28.8亿元,为预算的103.8%,增长80%。完成收入加上年结转结余1.6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12.6亿元、上级补助76.8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5亿元、调入资金21.5亿元,收入总计为180.1亿元。完成支出161.3亿元,增长21.4%。完成支出加上解上级支出12.1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还本支出5.6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04亿元、结转下年支出1.1亿元,支出总计180.1亿元。

1.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

增值税13.7亿元,下降9.8%;企业所得税5.9亿元,增长24.7%,主要是企业股权转让一次性税收增加;个人所得税1.7亿元,下降16.6%主要是股权转让个人代扣代缴一次性因素减少;城市维护建设税2.1亿元,下降8.7%;房产税1.9亿元,增长45.9%主要是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清收欠税增加;城镇土地使用税3.1亿元,增长9.3%;土地增值税2.3亿元,增长6.7%;耕地占用税1.6亿元,增长458%,主要是补交以前年度征地税款;契税4亿元,下降13.1%,主要是土地和房屋交易量下降。专项收入4.6亿元,下降11%,主要是划拨土地收入附加计提减少;罚没收入1.4亿元,下降16.6%,主要是全力抗疫,收入的时限性导致上半年收入锐减;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8.8亿元,增长323.7%,主要是加大了存量国有资源(资产)盘活力度。

2.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3亿元,增长14.8%,主要是目标考核奖调标、市场监管局下划等增支。重点用于党政机关、人大、政协、民主党派、群团组织运转履职,监察监督、参政议政能力建设等。

——公共安全支出7.1亿元,增长26.6%,主要是智慧交通建设、多勤联动整治等增支。重点用于政法机关依法履职、创新社会管理、智慧交通、司法救助和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等。

——教育支出27.1亿元,增长0.4%重点用于落实教师工资待遇、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学校扩容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学生资助及营养改善计划等。

——科技支出3.4亿元,增长5.3%。重点用于企业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

——文化旅游体育传媒支出2.4亿元,增长18.4%,主要是举办三峡旅游节、“中央厨房”建设等增支。重点用于“三馆一站”及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文化惠民、文物保护、文旅融合、对外宣传、融媒体改革等。

——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20.2亿元,增长3.7%。重点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低保特困临时救助、优抚军转退役、就业补贴、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社会福利和养老服务、残疾人事业等。

——卫生健康支出22.8亿元,增长40.9%,主要是疫情防控,公共卫生、医疗体系建设等增支。重点用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医疗应急体系建设、公立医院改革、基本公共卫生、医疗救助、计生服务、抗击疫情等。

——节能环保支出4.9亿元,增长5.5%。重点用于长江经济带水质监测能力提升、“以奖促治”等生态保护项目建设、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城区污水垃圾治理、磨刀溪流域横向生态保护等。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4亿元,下降35.5%,主要是一般债券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减少等减支。重点用于城市老旧小区改造、城市运行维护、城市提升重点项目、小城镇建设、农客保险及运营补贴、城市公交补贴

——农林水事务支出18.1亿元,增长5%。重点用于脱贫攻坚、“双百亿”工程、“菜篮子”和“米袋子”粮食安全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建设、农村综合改革、长江禁捕、退耕还林等。

——交通运输支出6.1亿元,增长18%,主要是生命安全工程投入等增支。重点用于“四好”农村路建设、临水临塘临崖安全防护建设、国省县乡村道路修复养护、机场改扩建及航线补贴等。

——住房保障支出4.7亿元,增长37.1%,主要是公共租赁资源整合等增支。重点用于公租房租赁市场化、保障性住房管理与维护、农村危旧房改造等。

——资源勘探信息支出18.4亿元,增长233.9%,主要是经开区加大企业扶持力度增支。重点用于保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工业和信息化建设、国资监管、物流发展、应急物资保障等。

——商业服务业支出1.1亿元,增长196.7%,主要是商业基础设施等增支。重点用于三峡国际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建设、家政服务体系、外贸企业出口奖励、保税物流中心发展、电子商务等。

——自然资源海洋气象支出2.7亿元,增长137.4%,主要是土地开发整理及复垦项目增支等。重点用于地灾防治、国土空间规划、耕地保护等。

——金融支出1.1亿元,增长1247.8%,主要是扶持金融企业发展等增支。重点用于培育壮大地方金融企业、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地方金融机构监管、巨灾保险等。

政府性基金预算。完成收入50.3亿元,为预算的101.3%,增长22.8%。完成收入加上年结转结余10.5亿元、上级补助29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38.7亿元,收入总计128.5亿元。完成支出76.4亿元,增长10.4%。完成支出加上解上级支出0.9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0.1亿元、调出资金21.5亿元、结转下年支出19.6亿元,支出总计128.5亿元。

1.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完成43.8亿元,增长27.5%,主要是规范划拨土地出让价款缴纳。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完成5.3亿元,增长0.1%

2.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0.5亿元,增长159.5%,主要是农村水利设施、人居环境整治等增支。重点用于三峡移民后期扶持基础设施建设等。

——城乡社区支出完成25亿元,下降43.5%,主要是土地出让收入安排支出减少等减支。重点用于海绵城市建设、城市运行维护、“退二进三”搬迁建设等。

——农林水支出完成10.3亿元,下降26.9%,主要是受疫情影响,三峡后续相关建设项目推进较慢。重点用于城镇移民安置综合帮扶、农村移民安置精准帮扶、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库区干支流治理等。

——其他支出27.4亿元,增长263.2%,主要是新增专项债券支出增支。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完成收入2.4亿元,为预算的104.4%,下降15.6%。完成支出2.3亿元,增长46%

(三)区本级预算收支情况

一般公共预算。完成收入45亿元,为预算的100%,增长24.3%。其中:税收收入20亿元,为预算的96.2%,下降13.7%;非税收入25亿元,为预算的103.3%,增长91.9%。完成收入加上年结转结余0.4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转贷收入6.6亿元、上级补助76.8亿元、下级上解收入5.8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5亿元、调入资金14.9亿元,收入总计150亿元。完成支出114.9亿元,增长24.1%。完成支出加上解上级支出12.1亿元、补助下级支出22.5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04亿元、结转下年支出0.5亿元,支出总计150亿元。

1.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增值税8亿元,下降12.1%;企业所得税3.7亿元,增长6.6%;个人所得税1.1亿元,下降14.5%;城市维护建设税1.8亿元,下降9.1%;房产税1.3亿元,增长45.5%;城镇土地使用税0.8亿元,下降14.4%;土地增值税0.3亿元,下降83.8%;契税2.1亿元,下降24.8%。专项收入2.2亿元,下降32.8%;罚没收入1.3亿元,下降19.5%;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18.4亿元,增长365.1%

2.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9亿元,增长23.8%。公共安全支出7亿元,增长27.3%教育支出26.4亿元,增长2.6%。科技支出0.7亿元,下降39.2%。文化旅游体育传媒支出2亿元,增长18%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15.2亿元,增长0.9%。卫生健康支出22亿元,增长40.5%。节能环保支出4.1亿元,增长80.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1亿元,增长19.5%。农林水事务支出10.6亿元,增长67.8%。交通运输支出6亿元,增长24.9%。住房保障支出4.1亿元,增长47.2%。资源勘探信息支出1亿元,增长295.2%。商业服务业支出1亿元,增长247.1%。自然资源海洋气象支出1.4亿元,增长29.7%。金融支出1.1亿元,增长1247.8%

政府性基金预算。完成收入14.6亿元,为预算的100.6%,增长37.5%。完成收入加上年结转结余5.3亿元、上级补助29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转贷收入9.2亿元、下级上解收入22.8亿元,收入总计80.9亿元。完成支出31亿元,增长1.1%。完成支出加上解上级支出0.9亿元、补助下级支出15亿元、调出资金14.9亿元、结转下年支出19.1亿元,支出总计80.9亿元。

1.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完成11.1亿元,增长74%;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完成3亿元,增长0.1%

2.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完成0.1亿元,增长83%。城乡社区支出完成6.6亿元,下降59.3%。农林水支出完成3.5亿元,下降52.6%。其他支出9.6亿元,增长131.1%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完成收入1.5亿元,为预算的107.2%,下降2.8%。完成收入加上级补助收入0.02亿元,收入总计1.5亿元。完成支出0.5亿元,增长93.5%,补助下级0.9亿元,结转下年0.1亿元,支出总计1.5亿元。

(四)万州经开区、渝东开发区、江南新区、镇乡街道预算收支情况

万州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3.5亿元,增长33.3%;其中:税收收入10.8亿元,增长29.9%。支出完成19.8亿元,增长94%。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9.2亿元,增长14.9%;支出完成18亿元,增长10%。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0.9亿元,下降30.8%;支出完成1.8亿元,增长35.6%

渝东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2亿元。支出完成1.7亿元,增长37.7%。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2.7亿元,下降19.5%;支出完成13.1亿元,增长34.4%

江南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5亿元,下降3.1%;其中:税收收入5亿元,增长3.8%。支出完成4.4亿元,下降20.9%。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3.8亿元,增长136%;支出完成6.1亿元,增长12.2%

三个开发区支出重点用于“三保”支出,辖区基础设施建设及江南新区城市运行管护,扶持企业发展等。

镇乡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亿元,增长22.6%;其中:税收收入1.3亿元,增长22.4%。支出完成20.6亿元,下降11.9%。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0.08亿元,增长85%;支出完成8.1亿元,增长17.1%。支出主要用于“三保”支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

二、2020年财政工作

2020年,区财政全面贯彻区委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区人大决议和预算审查意见,坚持依法理财、科学理财、为民理财,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财政政策落实情况

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地有效,财政保障性作用充分发挥。全面落实更加有为的积极财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一是全力支持抗疫战疫。全区疫情防控投入1.7亿元,公共卫生体系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投入5.8亿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二是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1~11月新增减税6.5亿元,全年新增社保降费14.4亿元,全力稳住全区经济发展基本面。三是积极助推经济发展。落实“保市场主体45条”,兑现贷款贴息3736万元、创业就业补贴1亿元、疫期促销补贴6500万元,国有经营性房屋减租5361万元,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以实施“两化路径”为导向,投入“六型”产业重点项目和重大事项建设资金10.8亿元,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大攻坚战成效明显,财政支撑性作用充分发挥。坚持优先保障、严格监管,支持打赢三大攻坚战。一是支持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投入资金7亿元,保障教育资助、医疗救助、D级危房改造、贫困群众创业就业、产业扶贫、农村安全饮水等,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精准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效。二是支持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聚焦“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投入资金14.4亿元,推动全域水质提升、大气及土壤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城乡污水处理厂全覆盖,实施长江十年禁捕渔民上岸,餐饮船全部取缔,污水管网加快建设,全区水域和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三是支持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聚焦政府债务“开前门、堵后门、筑围墙”,坚持限额管理、严防风险,不断完善债务管理制度,保持偿债资金链基本稳定,有效遏制隐性债务增量,消化镇乡街道财政赤字1亿元,镇乡街道历年财政赤字全面消化完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取得积极成效。

确保财政运行基本平稳,财政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坚持确保财政运行基本平稳,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一是加强收入组织。充分挖掘税收、非税、基金、国有资本收益潜力和增量,税收增幅由负转正,非税收入逆势上扬,基金收入稳定增长。二是保障重点支出。通过预算安排、统筹整合、收回存量多措并举,全力兜住“三保”底线和保障重点项目支出。“三保”支出102亿元,其中:基本民生27.2亿元、运转7.8亿元、工资67亿元。城市“一江两岸”美化亮化、公共停车场建设等城市品质提升投入5.9亿元,生态养猪和经果林等乡村振兴战略投入7.3亿元,农村公路建设、城市公交、航线补贴等交通运输投入16.9亿元。三是强化财政管理。全面落实中央过紧日子要求,制定“紧十条”措施,预算压减支出2.4亿元,政府采购、政府投资财政评审、预算公开评审分别节约资金0.4亿元、1.3亿元、3.3亿元。部门预算项目绩效自评全覆盖,绩效重点评价项目12个,绩效整体评价部门10个,评价结果总体良好。政府预决算和部门预决算集中“晒账本”,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二)重点专项报告事项

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情况。全年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补助87.4亿元,增长2.7%。其中:一般转移支付53.9亿元,专项转移支付33.5亿元。争取“中央2万亿直达资金”18.5亿元,其中:特殊转移支付4.9亿元,抗疫特别国债13.6亿元。一般转移支付主要用于“三保”支出,专项转移支付主要用于上级特定用途事项支出,特殊转移支付主要用于落实保就业、保市场主体等财政政策,抗疫特别国债主要用于抗疫支出及三峡医学中心、三峡应急医院、妇幼保健院搬迁、江南体育健身中心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

全区政府债务管控情况。全区政府债务年末余额为186.8亿元,财政部设置政府债务警戒控制率为120%,全区政府债务率为88.4%,低于警戒线,处于绿色区间,风险总体可控。全年新增政府债券35.8亿元,其中:一般债券5.7亿元,主要用于普通干线公路改造、学校建设、老城区雨污合流管网改造等;专项债券28.7亿元,主要用于水利设施、机场改扩建、城市基础设施、长江水岸融合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园基础设施、恒河旅游康养小镇等建设;主权外债1.4亿元,主要用于医疗卫生机构设备采购,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全年争取再融资债券15.5亿元,用于到期政府债务还本。全年偿还政府债务利息5.9亿元。

区对镇乡街道转移支付情况。区对镇乡街道转移支付29.7亿元。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11.7亿元,主要保障干部职工工资、津补贴,提高村居干部补贴和养老保险补助待遇,维持基层政权稳定运转等;专项转移支付18亿元,主要用于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等,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两会建议和提案办理情况。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履职监督财政工作,重大政策出台前主动征求意见建议,邀请参与部门预算公开评审等工作,及时报告或通报重大决策落实和预算收支情况。高度重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和提案办理工作,采取“一对一”“面对面”沟通交流,全面办结涉及财政的建议和提案12件,推动解决了群众普遍关注的村干部意外伤害保险、教育投入等实际问题。

各位代表!2020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五年来,全区财政运行总体平稳,财政改革发展成效明显,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五年来,积极财政政策有为有效。“营改增”改革全面推开,普惠性减税、阶段性减税、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渐次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停、减、免政策顶格执行,支持积极的就业政策全面落地。五年累计减税26.5亿元,社保降费34.1亿元,就业补贴3.3亿元,科技支出15.5亿元,支持经济发展投入45亿元,政府债券资金投入108.8亿元,真正让利于民,惠企于需,企业负担明显减轻,经济活力不断增强,社会效益逐步释放,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五年来,基本民生保障有位有为。一般公共预算财力用于民生保障年均保持在80%左右。其中:公共安全支出30.5亿元,年均增长4.4%;教育支出123.8亿元,年均增长8.1%;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90.2亿元,年均增长3%;健康卫生支出82亿元,年均增长14.9%;节能环保支出22.5亿元,年均增长2.8%;农林水支出86.5亿元,年均增长6.1%;交通运输支出26.7亿元,年均增长4.7%;住房保障支出21.4亿元,年均增长10.5%。统筹资金47亿元,决战脱贫攻坚,全力推动贫困村摘帽、贫困人口脱贫。教育、医疗、社保等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有效保障。

五年来,财政改革管理提速提质。预算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政府综合预算、部门零基预算、单位零结转持续推进,预算公开评审和预决算公开加快推进,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有序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和公务卡改革全覆盖,人大与预算联网监督和扶贫资金动态监控系统上线运行,区与开发区、镇乡街道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基本明晰,向区人大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初步建立,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财政监督触角逐步延伸,政府投资财政评审提质扩围,政府采购政策作用日益发挥,会计基础管理工作日趋规范,财政管理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

各位代表!成绩是在经济下行叠加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和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的艰难局面下取得的,是区委谋篇布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履职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地各部门迎战挑战、精准落实的结果,是全区人民笃定笃行、攻坚克难的结果!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财政运行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财政增收困难大。受经济下行、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普遍下滑。减税降费对经济增长和税基的扩大作用显现尚需时日,与人口红利渐失、土地能源等生产要素成本攀升矛盾短期内难以对冲,税收增长空间受抑,非税收入来源收窄。二是保障资金缺口大。由于城市体量大,管理单元多,财政供养负担重,财力相对分散,可统筹使用的财力有限,对上级转移支付和土地出让依赖度大,兜牢“三保”底线、三大攻坚战、经济高质量发展转型等支出易上难下,财政支出压力有增无减。三是债务偿还压力大。政府债务偿债高峰如期而至,2021年需用当期财力偿还政府债务本息16.5亿元,有效管控政府债务任重道远,防范财政运行风险压力骤增。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困难和挑战,切实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三、2021年预算草案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们将持续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增强财政保障能力,推动财政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将科学研判经济发展形势,精细谋划部署预算工作,认真编制2021年预算,更好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推动全区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

(一)预算收支基本形势

从收入形势看。经济稳中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减税降费政策红利逐步释放。但经济恢复存在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疫情衍生冲击影响税收增长空间,非税一次性特征突出,基金增收受制因素复杂,特殊转移支付和抗疫特别国债不复存在,新增政府债券额度难以预料,增收前景不容乐观。

从支出形势看。各领域对预算资金需求很大,改革需要成本,民生需要保障、发展需要支持、稳定需要维护,债务需要偿还,工资调整、社保调标、还本付息、生态保护、城市提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支出需求不断增加,支出保障捉襟见肘。

综合分析判断。2021年预算收支平衡形势十分严峻,收入的有限性与支出的扩张性矛盾凸显,财政平稳运行压力前所未有,收支平衡风险与日俱增,财政可持续性发展面临挑战。我们将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全面落实“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积极财政政策,切实推动全区财政更可持续发展。

(二)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投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区委“一区一枢纽两中心”决策部署,全区财政坚持以预算编制为统领,以组织收入为中心,以优化支出为抓手,以守牢“三保”为底线,统筹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编制原则。一是以收定支原则。坚持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综合平衡。二是整合统筹原则。统筹资金使用,保障重点支出。三是防控风险原则。防范财政运行风险,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四是讲求绩效原则。绩效目标与年初预算同步编制,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

(三)全区预算收支安排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70.2亿元,增长5%。其中:税收收入41.4亿元,增长8%;非税收入28.8亿元,与上年持平。收入预算加上级财政预下达补助41.8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04亿元、上年结转结余1.1亿元,减上解上级支出12亿元,当年预算财力101.1亿元。支出安排101.1亿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42亿元,下降16.5%。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36.9亿元,下降15.8%。收入预算加上级财政预下达补助11.9亿元、上年结转结余19.6亿元,减上解上级支出1亿元,当年预算财力72.5亿元。支出安排72.5亿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1.9亿元,下降22.9%。收入预算加上年结转结余0.1亿元,支出安排2亿元。

(四)区本级预算收支安排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45.5亿元,增长1.1%。其中:税收收入20.5亿元,增长2.2%;非税收入25亿元,增长0.2%。收入预算加上级财政预下达补助41.8亿元、下级上解收入8.5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0.04亿元、上年结转结余0.5亿元,减上解上级支出12亿元、补助下级支出14.3亿元,当年预算财力70亿元。支出安排70亿元。

1.主要收入项目安排。增值税8.6亿元,企业所得税3.7亿元,个人所得税1亿元,城市维护建设税2亿元,房产税0.8亿元,城镇土地使用税0.9亿元,土地增值税0.3亿元,契税2.2亿元,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0.6亿元,罚没收入1.4亿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20亿元。

2.主要支出项目安排。教育16.4亿元,科学技术0.7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8.8亿元,卫生健康9.7亿元,节能环保3亿元,城乡社区事务2.6亿元,农林水事务7.5亿元,预备费1.1亿元,债务付息2.3亿元。区对镇乡街道转移支付14亿元。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3.8亿元,下降73.7%。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0.4亿元,下降96.3%。收入预算加上级财政预下达补助11.9亿元、下级上解收入8.9亿元、上年结转结余19.1亿元,减上解上级支出1亿元,当年预算财力42.7亿元。支出安排42.7亿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安排0.95亿元,下降36.7%。收入预算加上上年结转结余0.1亿元,支出安排1.05亿元。

(五)万州经开区、渝东开发区、江南新区、镇乡街道预算收入安排

万州经开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4.9亿元,增长10.2%;其中:税收收入12亿元,增长10.6%。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10亿元,下降65.6%。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安排0.9亿元,与上年持平。

渝东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1.9亿元,增长28.1%;其中:税收收入1.8亿元,增长44.6%。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18.3亿元,增长588.2%

江南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5.5亿元,下降0.4%;其中:税收收入5.1亿元,增长2.6%。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9.7亿元,增长157.3%

镇乡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2.5亿元,增长49.8%;其中:税收收入2.1亿元,增长61.7%。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0.08亿元,下降2.5%

需要说明的是,按照《预算法》规定,为保障区级部门正常运转和跨年度建设项目正常推进,区本级财政已预安排了部分本年度部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经本次会议批准后,再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

四、2021年财政工作重点

2021年,全区财政工作将紧紧围绕中央、市、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切实贯彻落实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决议,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管控,在“开源、节流、保重、增效、风控”上下功夫,做好“生财、聚财、理财、用财”四篇文章,努力完成年度预算,为全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财力支撑。

(一)坚持生财有道,夯实财源打基础

财源是预算的基础,源远才能流长。严格落实中央减税降费政策,完善保障措施,严格执行标准,确保政策落地见效,着力夯实财源基础。支持推进实施工业强区,以专项资金撬动为牵引,以财税政策调节为杠杆,以促进科技创新为抓手,提升“六型”产业的规模、质量、效益,支持临港经济、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支持国企国资改革,有效整合国有资产资源,切实壮大存量财源。优化招商引资扶持政策,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推动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创利税能力强的区外企业进驻发展,切实做实做优增量财源。

(二)坚持聚财有度,应收尽收壮财力

财力是预算的保障,做强“蛋糕”是主题。加强税收征管,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过头费;推进运用大数据系统分析、调查、管控税源,聚焦重点行业和薄弱环节税收征管,防止跑冒滴漏;完善综合治税机制,建立征管部门与镇乡街道税收联动共治机制,完善镇乡街道辖区存量企业税收增量激励机制,调动征管部门、镇乡街道收入征管积极性。强化非税管控,大力盘活国有存量资产资源,拓宽非税收入渠道,挖掘非税增收潜力;完善部门非税收支管理办法,切实降低征管成本。优化基金征管,统筹土地出让规模和时序,切实增加土地出让净收益,进一步加大政府统筹力度;建立基础设施配套费、污水处理费征管调整机制,提高基金收入对地方财政的贡献率。积极向上争取,发挥部门职能,有效对接政策,增强政策和资金争取的精准性和最大化。

(三)坚持理财有方,集中财力办大事

分配是预算的重点,切好“蛋糕”是关键。坚决落实中央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强化预算管理,严格预算执行,硬化预算约束,除重大突发事件和应急外,一律不追加调整预算。统筹预算支出“盘子”,切实保障“三保”和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努力保障城市提质、乡村振兴等重点建设投入,严控会议费、培训费,“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统筹使用上级专项、对口支援、政府债券、土地出让、收回存量等资金,建立项目库,集中财力推进实施全区重点建设的要事大事。严格国库管理,合理调度库款资金,确保国库资金安全运行。严格政府债务管控,完善举债融资和风险评估及预警应急处置机制,优化债务期限结构,妥善化解存量债务,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债务风险底线。

(四)坚持用财有效,勤俭节约增效益

绩效是预算的追求,花钱问效是必然。深化预算管理改革,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管理信息互联互通,预算收支全过程动态监管,推动提升管理效率和资金绩效。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推进实施项目、政策、整体绩效、信息公开全方位管理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加强财政监督,重点加强民生资金、重点项目建设资金、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等重点和薄弱环节的监督检查,确保财政政策、资金落地有效。强化政府投资财政评审工作,构建体系、完善机制、提升质量、强化责任,拓展评审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充分发挥政府采购、预算公开评审、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功能,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能。





有关术语的解释或说明


调整预算:根据预算法规定,经区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对年初预算进行调整后形成的预算。

变动预算:在调整预算数的基础上,根据预算法规定,因不需地方配套的中央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上年结转资金安排使用等不属于预算调整事项但引起预算收支变动后形成的预算。

三馆一站”: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镇乡文化服务中心(站)。

中央厨房”:融媒体中心建设实现“一体策划、一次采集、分类生成、分端发送”的新闻采编指挥平台。

退二进三”:建成区内的工业企业退出建成区,原工业用地调整用途为三产业用地。

以奖促治”:是财政奖励资金,专项针对性地用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保证农民得到实惠。

紧十条”: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的重要指示精神,万州区政府按照上级要求并结合本地实际,出台《关于落实政府过紧日子十条举措的通知》。

三保”支出: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的简称,是地方财政必须守住的支出底线。

两万亿”:为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按照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和常务会议精神,2020年增加财政赤字规模一万亿元,同时发行一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简称“两万亿”。

直达资金:按照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财政部直接将资金拨款到市县基层惠企利民,主要包括特殊转移支付资金、抗疫特别国债资金等。

特殊转移支付: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支持基层政府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中央财政设立特殊转移支付。

抗疫特别国债:2020年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由中央财政统一发行用于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疫情防控的特别国债。

政府一般债券: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为没有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发行的、约定一定期限内主要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还本付息的政府债券。

政府专项债券: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计划单列市为特定项目发行的,募集资金用于特定项目的建设,本息偿还资金完全或基本来源于项目建成后运营收益的债券。

政府再融资债券:经批准地方发新债还旧债,即“置换债券”。随着地方政府与融资平台信用的切割完成,地方政府“置换债券”退出清单,取而代之的就是“再融资债券”。  

政府债务率:反映政府债务总体偿还能力,即政府债务余额占政府综合财力的比率,计算公式为:政府债务率=政府债务余额/政府综合财力×100%

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财政事权是一级政府应承担的运用财政资金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任务和职责,支出责任是政府履行财政事权的支出义务和保障,合理划分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是政府有效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前提和保障。

预算管理一体化:按照财政部统一的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要求,采用新技术,打造既满足财政部要求又适应地方财政管理实际,实现上下贯通,同时兼具领先性和前瞻性的一体化系统。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将政府预算、部门和单位预算、政策和项目预算全方位,贯穿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全过程,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






—209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附件

    我要找政策